2020年,人行营业管理部为首都经济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下一步将认真贯彻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首都率先探索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
罗延枫:下面请重庆营管部的马天禄主任介绍情况。
马天禄: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2020年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在总行的统一部署下积极落实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助力重庆市场主体比上年增加了23.6万户。
一是完善“政担银保企”多层次对接机制。线下会同六个行业主管部门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企业2354家,组织金融机构走访了企业3.2万户,新增授信达到1833亿元,组织了担保机构联合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新增融资担保208亿元,线上发挥“渝快融”等对接平台的作用,共注册市场主体26万家,促进融资325亿元。
二是推动制造业金融服务“点、链”成面。建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白名单制度,组织多家金融机构集中会诊,创新推出中长期流动资金“信用贷”、“研发贷”等产品,为汽车、医药等产业链提供专属供应链融资方案,拓宽融资渠道。制造业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跨境融资均增长三成以上。
三是拓宽市场主体信用标的破解融资难。针对科技型企业、中小企业轻资产的特点,会同重庆市级部门推出了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商业价值信用贷款。从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科技人才、企业商誉等维度建立了评价模型,累计为5021家科技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83.2亿元,为近五千家中小企业商业信用预授信53亿元。创新开展动产担保统一登记试点,将牲畜活禽、农业机械等纳入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探索农业基础设施确权登记,促进“三农”资源变资产,辖区生猪活体抵押、生猪圈舍抵押贷款实现了零突破。
四是优化首贷续贷服务。在全市建设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32个,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全市新增普惠小微企业首贷户数15.1万户,信用贷款发放同比增长了46%。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
罗延枫:刚才六位发布嘉宾已经简要介绍了情况,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欢迎大家提问。
人民日报:此前我们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存在哪些不足?对企业融资造成哪些不利影响?今年新政之后,统一登记以后将为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带来哪些益处?
张子红: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采用现代化动产担保登记理念建立,在全国集中统一,实行公示性登记,系统运行13年来,已覆盖了我国90%左右的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交易,在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小微企业融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谢丹:此前我国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制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登记机构相对分散,在民法典实施前,根据物权法和担保法的规定,不同类型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职责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企业开展不同类型的动产担保登记时需要跑不同的部门。由于信息不对称、透明度和公示性不足,容易导致重复质押、虚假融资等风险事件。登记分散还导致受偿顺序难以确定,容易引起权属纠纷。
二是登记查询效率较低。各机构的登记程序和方式不统一,有的要求现场办理,有的实行手工纸质登记,有的要求对登记申请材料进行实质性审查,登记耗时较长。由于登记机构分散,当事人需要逐一查询信息。也有部分机构没有建立统一的登记电子数据库,查询难度较大。
三是企业登记负担较重。过去动产抵押登记主要是由企业等担保人来办理,企业负责提交登记的申请和材料,并且负担登记成本。企业对不同类型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的程序和方式不熟悉、不了解,办理登记费时费力,增加了企业负担。
这次改革针对上述问题,有的放矢加以解决,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双方提供便利。
一是登记和查询效率明显提高。实施统一登记能够实现登记查询的“一站式服务”,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提供不间断的在线服务,当事人可以随时自主在线办理登记,无须登记机构审核,即时办理、即时生效。同时只要输入担保人的名称就可以一键查询该担保人名下所有正在公示的登记信息,便捷高效。
二是显著减轻企业的负担。统一登记涵盖了企业常用融资的担保类型,如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业务,以及保理、融资租赁、所有权保留这些具有担保功能的交易。统一登记的办理主体也由以前的“企业等担保人为主”转变为“以金融机构等担保权人为主”,免去企业到现场提交材料、办理登记的负担。
三是明显提升了金融机构等担保权人接受动产和权利担保的意愿。统一登记能够便利金融机构查询动产和权利的已担保信息,清楚掌握担保权的优先顺位,降低和控制信贷风险和成本,更好地保护担保权人的利益。
中国新闻社:在金融支持稳保工作中人民银行等部门出台了许多支持政策,着力于提高政策的直达性和精准性,请问在提高政策传导效率、打通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魏革军:“最后一公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老大难问题,去年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充分发挥“几家抬”的政策合力,先后走访了税务、工信等八个部门,筛选收集了4万余家市场主体的信息,开发上线运行了“惠尔通”平台。截至到2020年末,已实现名单企业100%对接,全年向名单企业累放贷款5317亿,名单企业的贷款余额也达到了1.2万亿元,其中20%以上为首贷户。我们还开发了“秦青优惠贷”的平台,重点是面向年轻团体的创业型的贷款,贷款金额也达到了23亿元,效果也非常不错。
3/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