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丰富产品结构。探索研究电子商票、应收-应付、订单-采购、预收-预付等各类业务场景,重点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最终实现对产业链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整合,构建开放式、数字化的商业生态圈。
今年疫情期间,中信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加大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基于供应链我们推出30余款相关产品,构建起以“一融一池一链一商票”为核心的交易银行产品体系,为企业提供最佳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成效也很显著,今年以来供应链金融累计融资规模超过3600亿,为13000多户企业提供融资,其中汽车金融业务是一大特色,累计融资规模1666亿元,同比增长11%,客户规模达到3388户,较年初增长13%。融资余额和客户数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同业第一。
“信e融”作为头寸管理利器,为近千户企业提供了一触即达的线上融资,产品上线七个月即累计发放了800亿元的贷款,制造业和批发业占比达到49%。“信e池”作为池化资产管理平台,为1200户企业客户盘活了票据资产,累计融资量达到354亿元,制造业和批发业中小微企业在其中占比高达86%。“信e链”依托核心企业信用,为3040户上游供应商解决了账期长、融资难的问题,累计发放贷款71亿元,笔均贷款余额不足100万元,小微企业客户占比高达88%。“信商票”在助推核心企业提高商业信用的同时,为1174户上游供应商提供融资,累计融资量达到568亿元。“商票e贷”投放金额超过120亿元,为3000多户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中信银行刚刚在上周9月22号发布了普惠金融品牌“中信易贷”,供应链金融是其中的一大特色。后续中信银行还将持续创新,继续为支持供应链、保市场主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罗延枫:请继续提问。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想提给曹副秘书长两个问题,第一是目前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占比大概是多少?第二是交易商协会在发展熊猫债和债市开放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目前来看效果怎么样?
曹媛媛:债券市场开放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人民银行大力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截止2020年8月末,已有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900家境外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市场投资,境外机构已经成为了中国债券市场重要的参与者。今年以来,境外机构持续增持中国债券,目前持债总规模超过2.8万亿人民币,比去年年末增长了27%。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月均交易量是7500亿,月均境外机构净买入超过1200亿。分券种来看,境外机构更倾向于投资政府债券,截至2020年8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国债余额占比达到8.7%,这也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
今年为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银行间市场也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包括延长银行间市场交易时间,满足境外投资者需求,为了适应境外投资者跨区域、跨时区和节假日差异问题,为境外机构提供了循环结算服务和T+3的结算时间安排。此外在外汇产品对冲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允许境外机构和多个对手方可以通过选择最优报价来进行外风险对冲。此外为了满足境外投资人对于国际评级的需要,去年把标普引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之后,今年又引入了惠誉国际,这也有利于境外投资者更多地考虑购买中国信用债。
交易商协会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在对外开放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重点是境外机构的熊猫债。目前外国政府、国际开发机构以及境外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债是在交易商协会注册的。截止到目前一共有52家境外主体在协会注册了熊猫债,累计发行约2500亿元,今年1-8月,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4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4%。
去年以来,协会持续完善熊猫债制度安排,发布了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指引,近期协会也制定了关于外国政府和国际开发机构债发行指引。
罗延枫:请继续提问。
上海证券报:请问证监会卢主任,目前国内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还是债券融资,请问股权融资方面有哪些创新点?
卢大彪:您的观察确实是一个客观现象,其实不光是我们中国,其他的经济体金融市场上也是一样的,全世界的国家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等等,基本上都是以债券融资方式为主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性质不太一样,有很多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研究我就不说了。
今年证监会确实很重视股权融资,股权融资做得好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带动创新创业等等,所以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证监会总体的思路是在坚持质量第一和兼顾市场稳定的前提下,继续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理念,深入推进注册制改革,目的是提升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IPO和上市公司再融资方面主要的工作是改革和创新关联在一起。
一是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良好开局的基础上,继续下大力气做好科创板的建设,包括持续完善科创板的基础制度,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管理办法,出台科创属性指引标准,优化红筹企业境内上市的相关政策。今年以来,支持了中芯国际等一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二是总结科创板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顺利实施。今年8月份首批创业板18家注册企业成功上市,创业板这一“存量+增量”的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三是持续做好股票发行的审核工作,按照注册制的理念,持续稳步推进新股发行常态化,完善并公开首发业务审核问题解答,明确相关审核要求,提高审核工作的透明度,优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周期,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比如说大家可以去做一些统计和比较,我们的IPO在全球大概排第二,如果把内地和香港市场加起来数量应该是超过美国市场的。四是修订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规则,精简优化再融资条件,合理调减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时间间隔,进一步提升再融资审核效率。
7/8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