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小额贷款是中国农业银行按照普惠制、广覆盖、商业化的要求,对农户家庭内单一成员发放的自然人贷款。农总行先后下发了《中国农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在约束各级行的经营行为、规范农户小额贷款的操作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农户小额贷款需求量和发放量的不断增加,其中隐含的风险也日益显现。本文就农户小额贷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一、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风险及成因
(一)客户风险。由于农村人口多,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部分农户急于利用贷款投资,想尽快致富,但缺乏对市场信息和投资风险的认识准备,从而易诱发债务负担,造成贷款风险。
(二)行业风险。目前,农行的农户小额贷款一般投放行业都比较集中,而农村产业一般存在规模小、质量参差不齐、受政策影响较大等问题,一旦政策发生变化,这部分贷款就极易形成风险。
(三)操作风险。由于部分客户经理责任心不强,在客户调查中不认真、不细致,从而导致授信额度核定不合理、调查资料分析不充分、风险特征把握不准确、签约过程不严密、贷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都为贷款形成风险埋下了隐患。
上述风险隐患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部分农户小额贷款经办人员风险意识较差。二是客户经理专业知识缺乏,对贷款调查情况缺乏分析判断能力。三是合规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合规操作意识和技能。四是对农户小额贷款模式化发展的认识还有一定偏差,没有形成在优势行业、优势地区、优势客户群体内做业务的氛围。
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三农”业务制度流程的宣讲,提高各岗位人员的业务能力,营造合规操作氛围。针对不同层次人员及其管理职责,以“三农”制度、产品以及业务操作中的关键环节为重点,实施分层分岗培训,提升各岗位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和水平,培养合规操作意识,营造合规操作氛围。
(二)强化模式化开展业务。要对本区域内的产业、客户进行充分调研,选定发展区域、行业和客户群体,优中选优,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如相关政府部门、村委会等,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强化贷后管理,提高贷款整体质量。
(三)做实授信业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合理确定授信额度,保证贷款放得出、收得回。要准确掌握客户风险特征,对风险客户实施更加严格的准入,尤其对年龄偏大或偏小且从业年限较短的人员应审慎授信。
(四)进一步落实好总行“三包一挂”工作。加强对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控制,加大对管户客户经理的管理与考核力度,调动客户经理的积极性。凡发生管户客户经理变动的,应及时与接收客户经理签订“三包一挂”承诺书。同时,要适当聘用协管员、信息员等,充分做好外围渠道的建设工作,有效促进农户小额贷款的管理。
(五)有效实施风险转移。引导客户办理经营项目保险和意外事故保险,办理保险要覆盖客户贷款授信期间,以转移贷款风险。
(六)强化不良贷款清收。要综合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进行清收,依靠政府力量、法律手段、道德规范,通过拍卖资产等手段收回不良贷款。对不良贷款要采取高压态势,防止“羊群效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