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集中监管、集中对账、后督扫描作为事后风险防范的主要手段。
一是建立集中监管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施非现场实时监控。监管方式由以往的各支行监管员对所在支行网点分片包干、现场监管、指导为主,转变为监管中心利用运营监管系统,对业务风险进行准实时监控;通过查看柜员交易录像及相关传票的电子信息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柜面业务的集中监管,实现了监管的非现场化、实时化,提升了监管效率。
二是建立后督中心,改变凭证事后监督方式。通过OCR扫描识别技术,对网点传票集中扫描、识别。将以往传票的事后监督及凭证装订由运营主管或综合员负责,转变为由后督中心通过OCR后督系统相关识别软件对凭证集中扫描、识读、补录,对电子凭证自动识别、判断、生成预警信息,实现事后监督。扫描后凭证进行真空压缩,集中统一保管。
三是建立对账中心,改变传统对账方式。通过集中对账、电子化对账的方法,将以往由网点手工逐户与客户面对面对账,转变为无纸化网上对账,或由对账中心统一发放对账单,由外包公司专人投递,及时回收批量对账。对账效率大幅提升,并大大减轻网点对账压力。
(五)集中清算,减少清算环节和清算资金占用。
通过改造升级同城交换、支票影像、网银落地、大小额联行支付等业务系统,将以往由网点到支行,支行到二级分行的三级清算体系,转变为网点直接到二级分行的二级清算体系。改变原有业务清算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清算业务量,达到减少清算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后期还将逐步实现本外币清算一体化,进一步提高资金集约化程度。
(六)建立档案中心,统一管理会计档案资料。
以支行为单位,利用现有房屋,建立档案管理中心。依托档案管理系统,集中、统一、规范管理全行会计档案资料,档案保管环境、保管质量发生质的飞跃。由以往手续繁琐、调阅时间长的手工管理模式,转变为使用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系统,将大部分业务系统报表以电子化方式存储;通过OCR扫描方式将传统纸质凭证转变为电子凭证;同时建立纸质档案电子索引信息,由档案管理员通过档案系统进行查询和调阅。
二、新旧运营管理模式转换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在运营后台中心建设以及新旧运营管理模式转换中,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网点转型缺乏有效引导,职能转换相对滞后。一是 “六大中心”建立后,网点面临着转型要求,而各基层行对网点如何转型缺乏具体研究。对如何充分利用后台业务上收腾出的柜员劳动时间,如何通过劳动组合调整和改善窗口设置来提高效率、节约人员缺乏系统思考。二是网点的规划设置由总行统一指导,基层行缺乏主动调整的动力,致使相关业务上收后,网点实际运营效率提升不明显。三是后台业务集中后,运营主管的工作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化,授权及核销的压力减轻,档案处理时间缩短,接受现场检查查找资料的频率下降,处理烦杂事务的精力得到释放。但目前,各基层行对新模式下运营主管工作责职、工作流程及考核办法变化缺乏有效研究。
(二)网点适应期长,基层行业务指导、现场监管力量不足。一方面,现金清分业务集中上收后,部分网点仍按老习惯由柜员对现金进行清分和剔残;柜面办理需授权业务时,图像采集不规范,达不到授权要求,退回率较高;后督中心建成后,上收网点凭证制作质量达不到OCR扫描识读要求,凭证补录量大。另一方面,二级分行设立监管中心,上收了城区支行的监管业务,同时也将城区支行的监管力量全部上收到监管中心,使部分城区行现场监管力量出现空缺,对网点柜面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等运营工作无法落实。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