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风险文化建设的对策
1、正确认识风险管理,在理念层面形成风险文化的核心观念
风险管理是“投资”而不是“费用”,是银行经营完成价值增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在银行业平均利润率不断降低的大环境下,高效的风险管理与递增的规模效益、有效的风险评估与不断的产品创新,是保障银行核心竞争力、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来源,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银行就是靠着经营风险来获得收益。在规避、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得创造收益,是现代银行经营的真正目的、精髓所在。银行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能够找到风险与利润的均衡点,通过把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银行创造更多的利益。由此,必须由上至下,在经营理念层面,真正确立风险文化创造价值的观点,才算是种下了风险文化的种子。
2、机制保障风险管理,在制度层面提供风险文化的运行条件。风险文化的运行需要全面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持。目前的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框架还很不完善,应该逐步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制度框架。一方面,在完善各项业务的规章制度的同时要把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系统地联系起来,打通上下和平级间实现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障碍,形成联动一体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在激励、考核制度方面,要着眼于长期的风险管理效果,尽量避免制定短期的激励办法。激励办法若仅与短期的业务收入挂钩,就会助长过度承担风险的短期行为,不可避免地产生经营风险。通过形成全面的统一的制度体系,才能保障遵守“游戏规则”、具有风险意识的员工发展,进而引导每一位职员都能够自觉地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降低业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3、全员树立风险意识,在行为层面形成风险文化的生长空间。银行要通过不断强化对风险管理的引导逐步形成全员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和价值标准,通过持续宣传、培训、研讨,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把风险意识渗透到所有部门和岗位的各项业务过程及每一个操作环节中。同时风险文化也要使银行的整体收益及风险与每个员工紧密相连,使每个员工都能够感觉到银行的经营、风险防范效果好坏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这样,才能让全体员工自觉地付诸行动,使员工真真切切地感到银行是自己家,银行的资产就是自己的资产,银行的资产才能真正受到保护。只有全体员工广泛认同了风险管理文化,才能做到个体文化转变成群体文化,进而产生合力,以达到创造增值的目的。
五、支行风险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县市支行作为农行的基层单位,既存在着基础薄弱的困难,也面临着一线实际风险的压力,所以大力推进风险文化建设,改造职工的思想,提高全员的风险意识,使死的制度在风险防控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风险文化建设,一是奖惩措施要到位,合规绩效考核结果要与单位、部门负责人和本单位职工的绩效工资挂钩,对违规经营和业务差错多的,要相应扣减绩效收入,对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对守法经营、业务差错较少的,要在绩效收入方面予以奖励,以调动全体员工合规守法经营的自觉性。二是监督保障要到位,银行内部监督部门和营业网点自身,一定要牢固树立“制度固行”的经营理念,抓好监督这个环节,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同时也需要在行为和物质层面上建立一些“软制度”和“惯例”,如以背书备注使“人情业务”有人负责,在网点柜面设立合规提示标牌和说明,保障一线员工遵守规程,警示违规行为等。
农行正逢加快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双转变”的大发展时期,支行作为实战一线,应该在风险管理上成为创新的试点。员工则要通过尽职,在岗位上全力以赴。支行应当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明确自己“服务三农”的特色定位,将农户和微小企业作为主要客户,将自己的发展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把“客户价值观”深植于我们的尽职文化之中,使之成为产品创新、组织构造、流程改造、机制创新等各方面经营改良的理念基础。通过创新发展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进而促成风险导向的转变、风险文化的形成。建设以“社区银行、村镇银行、零售银行”为特色的“三小支行”支撑农行整体成为“城市主流、县域领军、零售业务最大”的“三大银行”。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