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存款具有金额大、成本低、稳定性强的特点,提高对公存款在存款结构中的比重,有利于降低存款的综合成本,优化负债结构,对于银行向现代化金融机构转型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快对公存款业务发展,对进一步做大农商行规模,提高农商行盈利水平,加快农商行向全功能商业银行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面对当前各大商业银行激烈的竞争,笔者结合多年在基层农商行工作经验就当前农商行如何做好对公存款业务工作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领导重视是前提。要坚持对公存款“一把手”工程,各级农商行“一把手”必须参与研究对公存款考核办法,分析目标、市场,制定工作措施,联系走访客户,定期召开辖内对公存款业务分析会,研究有效对策,及时分享好的做法。
抢抓源头是基础。找到资金源是拓展对公存款的前提,因此,农商行必须提早介入,深入市场调研,细分客户群体,掌握客户信息资源,锁定营销目标。加强与工商部门、招商部门、规划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定期沟通,及时获取新企业开办信息和客户验资增资信息,积极营销新设企业账户。目前市场上对公存款客户,按营销方式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服务营销类客户,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这些客户虽然掌握着大量的资金,但资金中的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他们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服务,因此,对于这部分客户,农商行要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并留住他们,将其发展成为优质长期客户。二是关系营销类客户,包括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等,典型的如财政、社保、医保、教育、住房公积金等,这些客户群体行政经费的拨入与机关团体支出有一段间隔时间,银行可掌握其资金收支的规律性,在保证支付的前提下,适时合理地运用这部分存款。
充实队伍是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是农商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一是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建立由行机关主抓业务领导为组长的营销队伍,建立核心客户的“绿色通道”,并通过集中考试、公开竞聘等多种形式选拔优秀人才充实营销队伍,把业务素质高、服务态度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员工选聘到营销人员岗位上来;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政策水平,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地展开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要建立营销人员准入退出机制,定期对其工作业绩和服务水平进行综合等级评定,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
优质服务是关键。一是提升柜面服务质量和水平,以优质服务吸引客户。利用农商行“点多面广,结算方便”的优势,以各种形式为对公存款户提供结算等优惠服务,实现公存业务广泛化。对重点存款大户在信贷、现金结算等方面实行“一条龙”配套服务,在竞争中以优质服务取胜、以信誉取胜。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建立畅通高效的支付结算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逐步提高农商行电子网络水平,建立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支付结算体系,提高客户资金运用效率,为客户提供全面、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方式,满足客户随时随地的金融需求。同时,适应市场需求,加大信贷产品和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延伸资金链接,开发潜在客户,使资金在农商银行体系内反复流动,最终实现信用扩张。
维护关系是手段。对公存款业务的做大做强,关键在于有一批稳定的高端客户,并逐步提高客户的回报率。农商行要加强对企业存款的组织推动和调度力度,各部室、各网点联动营销,各单位负责人做到靠前营销,亲自督导,走访重点,真正将存款是“立行之本”的理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
激励约束是保障。县级行社要加强对基层网点任务分配、考核的指导,合理地分解、落实任务,逐级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强化对公存款约束激励机制,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实抓不虚,确保各项激励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