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服务三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总纲领。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紧紧抓住这个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 积极融入到国家战略发展当中,持续发挥好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同时在结合农业银行鹰潭分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主要难点,并提出商业银行今后的着力点及发展路径。
关键词:金融支持 乡村振兴 机遇、难点、路径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大背景下的农村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构建好服务乡村振兴与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的良性互动,对银行金融机构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银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实施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
乡村市场,大有可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离不开银行金融机构的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升级所带来的资金问题首先要得到解决。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农业产业现代化、加强乡村建设等过程中,要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要改善农村医疗、教育、卫生、网络等基础环境,这等等都需要资金投入,同时乡村金融服务薄弱,这都给我们银行带来了发展机遇。
(二)实施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创新。
乡村市场,充满挑战。乡村市场有其独特性,银行金融机构如何适应农业农村新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怎样用农村各类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林权等)盘活农村的资源、资产、资金,最大限度的激发乡村市场活力,这都需要我们银行金融机构的创新,需要我们银行金融机构去改造升级服务的制度、产品、流程、渠道,不断的完善金融服务落项、短板,进一步提高了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三)实施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人才。
乡村市场,充满魅力。银行金融机构政策的落地,关键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金融人才。农村有广大的天地、有广阔的投资空间,成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增长强大的助推器,更多的企业、新型农业主体、农村个体、农户需要发展,需要金融服务,离不开我们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需要我们更加专业、更加优秀的金融人才,人才是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的利器。
二、农行鹰潭分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2020年全行上下进一步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截止2020年12月底,我行涉农贷款余额30.76亿元,较年初增长2.70亿元。一是加大惠农e贷营销。重点围绕本地“米袋子”、“菜篮子”工程,聚焦当地政府支持的重点民生产业,切实满足农户生产经营发展产生的资金需求。二是聚焦新型农业主体。积极做好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完善上下联动的营销管理体系,及时对接政府及相关部门,更新客户名录,建立营销清单,落实营销责任,将有需求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授信评定范围,加大贷款投放。三是加强重点资产业务营销。重点对鹰潭辖内106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摸底并进行信贷支持,对符合我行条件且有信贷需求的企业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四是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以鹰潭入选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为契机,抓住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重点跟进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好服务模式,解决好投融资问题,加大项目营销支持力度。成功获批鹰潭恺坤创新创业产业园项目2.8亿元,鹰潭天权电镀产业园项目2.9亿元。
(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一是加强基层网点建设。持续推进网点“三转合一”。持续推进零售、对公、网点“三转合一”,推进功能布局、作业方式、劳动组合的升级变革,实现人力资源、获客能力和经营模式的优化提升。二是加强惠农通服务点管理。对全市228个惠农通服务点进行了提档升级,对服务点机具使用进行详细指导,确保机具的正常运转,从而发挥覆盖面广的优势,为广大农村村民提供存、取、缴等基础金融业务。三是推进互联网服务“三农”工作。大力推广“e农管家”电商金融平台,针对我市农业企业大力推广企业运用我行e农管家,采用“电商+金融”进行产品销售,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能力。四是加大惠农卡发卡力度。发挥惠农IC卡容量大、应用广的特点,积极营销加载涉农财政代理及民生代收代付功能,大力宣传惠农卡的“三免一减半”等优惠政策,普及金融知识,使农民能用、会用、爱用惠农卡。进一步鼓励农村网点向未申领惠农卡的农民新增发卡,做到新增一张、有效一张。
(三)积极助力脱贫攻坚
农行鹰潭分行党委将金融扶贫工作作为讲政治、讲担当的具体体现,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扶贫工作。一是加大扶贫贷款投放。截至12月底,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1025.2万元,较年初净增16588.5万元,带动贫困人口237人。二是认真抓好结对帮扶。鹰潭农行全体帮扶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帮扶贫困户的走访慰问帮扶频次,同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是加大消费扶贫力度。2020年以来,鹰潭农行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物资购买的同时,积极发动员工购买贫困地区产品,大力宣传推广贫困地区产品。截至12月底,发动员工直接购买扶贫商品24.16万余元,通过其他方式助力贫困地区产品销售55.81万元。四是加大新农村建设及专项扶贫等资金支持力度。近三年鹰潭农行用于帮扶困难户(包括节日问候、激励增收、爱心超市、平时用于走访贫困户购买水果、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等)总计花费60.13万元左右;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帮扶资金29.2万左右,总计花费89.33万左右。五是加强扶贫宣传工作。深入发掘金融扶贫工作中的好案例、好模式,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银监局报送我行金融扶贫工作成效和举措,树立农行负责任大行的良好社会形象。
(四)推动农户贷款转型
一是全力推进农户信息建档,加强优质客户梳理,建立营销白名单,利用好权限内政策,加快贷款转换;二是加强与融资担保公司合作,着力解决农户贷款融资难问题,充分发挥“农担贷”辐射推动作用;三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大“财政惠农信贷通”、“金穗油茶贷”投放力度;四是推进农村相关产权抵押贷款产品推广;五是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机具”等组合担保方式,做出亮点,探索新模式。
(五)强化三农风险管控
一是优化客户结构。把信贷业务的风险防控重点放在客户结构的优化上,严格把好客户准入,始终坚持风险可控,优选客户,严禁降低门槛向劣质客户授信,守住风险底线;二是规范操作流程。每个环节、流程都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规范,做到有章必循,强调标准化、规范化。三是强化贷后管理。为进一步固化贷后监管模式,将客户贷后管理工作执行情况纳入续贷评价中,着力解决“重贷轻管”现象,确保贷后出实效;四是加强风险监测,区分情况,分别处理。各行要通过加强和完善风险预警、监测、管理,优化贷款结构,确保贷款不良率控制在省行容忍度以内。
三、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配置不足。
过去,银行金融机构考虑到自身发展利益问题,纷纷从农村撤离,特别是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国有银行开始撤销合并农村网点,大部分乡镇只剩下邮政银行及农商行,国有银行只保留了部分少量的网点。其中邮政银行及农商行只办理简单的存贷、结算等业务,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种类远少于城市。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乡镇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集中,现有的银行金融机构亦不能够满足农村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金融需求。
(二)农村金融创新相对不足。
农村相对城市,各方面还是相对落后,主要是思想观念还是过于保守,农村地区文化程度相对偏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高素质人才流失。导致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同于城市地区,各家银行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并未深入农村设身处地的考虑农村的实际,导致各种政策、服务、产品不能很好的匹配实际情况,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还是有待提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如何构建好银行金融机构与农村发展的良性关系,对银行金融机构提出了挑战。
(三)农村金融队伍过于薄弱。
农村地区广阔,而各家银行金融机构在农村网点所配备的人员队伍力量相对薄弱,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每个网点的人员偏少,且年龄结构偏大,业务素质相对偏弱。主要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青年员工不愿来,二是青年员工留不住。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生活居住环境稍差、娱乐设施偏等问题成了优秀金融人才拦路虎,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专业化程度大打折扣。
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找准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着力点,进一步加强农村服务渠道建设,提升金融机构人才素质,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一)围绕“产业兴旺”,强化信贷支持
一是大力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发展。重点围绕省市县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家乐”等新型经营主体,撬动政府财政资金及融资担保公司力量,着力解决农业发展融资担保难问题。二是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农村稻虾种养殖、油茶、烘焙、苗木种植等特色产业,加快信贷方案出台,批量化准入,支持特色产业有效发展。
三是大力支持优秀人才发展。结合农户信息建档工作,提供免担保、线上化、低利率高效优质的信贷服务。
(二)聚焦“生态宜居”,打造美丽家园
一是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持续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通过发放乡村“基础设施”贷款,进一步完善农村的道路、饮用水、电力、燃气、给排水、物流、互联网、停车场等设施,充分满足村民购房、装修需求,持续给新农村建设提速。二是抓好数字乡村建设。全力抓好“数字乡村”建设,整村推进智慧乡村服务平台建设,切实为村民提供高效便捷的综合化服务,满足乡村居民生活缴费、账户查询、惠农e贷、掌上银行、信用卡申请、ETC申办、惠农理财、网点预约等各项基础金融服务的需求,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三)立足“乡风文明”,培育文明风尚。
一是发挥示范引领。围绕村庄具有村级以上荣誉称号的等特殊客户群体,创新信贷产品,开办“乡风文明贷”、“先锋模范贷”等产品,落实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措施,有效满足劳动模范、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等群体生产经营和综合消费资金需求,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尊老爱幼、爱国爱党、崇尚节俭、助人为乐,形成良好文明乡风。二是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深入推进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对村民在“思想进步、邻里和睦、律己守法、移风易俗、清洁卫生、敬老爱亲、热心公益、扶助感恩”等八个方面进行道德评比打分,并累计信用分数,将道德信用积分转化为银行信用贷款,让村民享受金融惠民政策,进一步倡导和谐文明的乡风。
(四)着眼“治理有效”,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活动。重点选取基础金融知识、反洗钱、反假币、预防非法集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农户贷款等内容,持续开展宣传,让更多的农民朋友了解金融知识,具备基础金融识别能力,收获更多的金融知识。二是选派驻村干部。根据行政村的实际情况,选派部分专业能力强、责任心高的金融人才赴村帮扶,着力提升村民金融认知,解决村民金融需求,同时掌握更多农村的基础信息,提升银行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精准度。三是打击金融老赖。加强与公检法的沟通联动,依法打击恶意逃避银行债务,持续加大对失信人的惩戒力度,广泛利用互联网金融,让老赖寸步难行,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四是实行乡村干部优先授信政策。对乡镇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加强沟通对接,强化信贷支持,激励乡村干部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优化提升农村带头人队伍,促进乡村有效治理。
(五)紧扣“生活富裕”,夯实服务基础。
一是全力做好农户信贷服务。全力推进农户信息建档,进一步聚焦各层级政府,寻求建档工作支持。结合金融机构前后台力量,合理组建建档工作团队,进村入户建档,全面摸排客户信息,精准掌握客户生产情况,将“真主体”“真经营”的农户纳入白名单,进一步满足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助力创收致富。二是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保持金融扶贫政策总体稳定。持续加大对精准扶贫贷款投放,对符合信贷条件,有劳动力,也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加强结对帮扶工作,帮扶干部仍要认真完成规定动作,按时到岗、上门上户,做好帮扶工作;持续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将消费扶贫作为延续贫困帮扶的专项行动,各级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重点地区,积极发动员工,加大对相关地区物资购买。三是全力畅通金融服务渠道。加强网点服务建设,全力打造服务星级网点;优化惠农通服务点布局,全力提升服务质效;坚持“移动优先”战略,全力抓好决胜掌银;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