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服务三农的重大决策部署。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必须发挥好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抓住契机实现自身转型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与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在结合农业银行丰城市支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的基础上,对当前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主要难点进行梳理,并提出商业银行今后的着力点及发展路径。
关键词:金融支持 乡村振兴 银行业 县域支行
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加快实施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释放三农经济活力已经成为实现百年目标的关键因素。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商业银行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使命,也是时代赋予其拓展“三农”新市场的历史性机遇。如何以乡村振兴为着力点,探寻强化金融支持、实现业务转型的成功路径,对商业银行来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金融支持与乡村振兴间的互动机制
(一)金融支持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金融支持为乡村振兴带动更多要素资源。金融的核心功能是服务实体经济,当前“三农”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薄弱领域。服务乡村振兴,资金是金融支持的主要载体和最重要资源。通过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一方面可以带动更多优质的要素资源配置到“三农”中来,加大在农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农民脱贫增收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实现资源在城乡之间的良性双向流动,推动城乡融合。
金融支持为乡村振兴建立更优平台基础。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不仅是现代城市的基础性服务,也是乡村振兴所需要的平台基础。由于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等现象的存在,使得基础性的普惠金融服务往往因成本高、风险大、环境差等问题而变得更加困难。金融支持通过布局乡村网点和金融机具,建立物理联通渠道,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以互联网金融科技构建县域衣食住行各类生活场景,延伸拓展县域农业上下游产业链;以线上+线下金融生态圈,为乡村振兴建立了更优质的金融平台基础。
金融支持为乡村振兴激活乡村振兴动力。一方面,金融支持通过满足不同层次主体的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而使乡村呈现出物质富裕,另一方面金融支持通过金融知识的宣传以及信用环境的建设,增强农民风险鉴别、抵御能力,加强农民的合规意识和征信意识,从而促使农民达到精神富裕。在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时,解决农民群众的思想问题,使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激活乡村振兴动力。
(二)乡村振兴为金融支持提供转型契机
乡村振兴为商业银行创造广阔金融市场。首先是推进“农业强”带来的生产领域的金融需求。一是在质量兴农方面,发展方向转变为“质”与“量”并重的集约型方式,促使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领域产生巨大资金需求潮。二是在农业基础设备方面,产业发展需要金融信贷支持以打造和建设更加完善的、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备作为重要保障;三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使其对产业链贷款以及组合贷款等产品的金融需求上升。其次是推进“农民富”带来的生活领域的金融需求。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消费升级,从而使得银行业在个人消费、融资、结算、理财、投资以及医保社保等代理缴费的金融服务与泛金融服务上获得更大的金融服务市场。最后是推进“农村美”带来的环境领域的的金融需求。推动乡村振兴亟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公共服务产业、节能产业、环保产业的发展,这就使银行业有了更多的服务领域以及服务对象。
乡村振兴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提供途径。国内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金融业回归本源,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并首先服务于实体经济。因此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商业银行必须自觉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服务三农。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所带来的巨大金融需求,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强化内部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又要加强产品创新,使金融支持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相协调,才能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抓住契机,实现优化业务结构,提高发展质效的目标。
乡村振兴为商业银行提升市场美誉度。做好三农服务工作是商业银行不可推卸的政治使命,乡村振兴战略是应中央要求、应人民意愿、应三农未来发展方向而生,同样是商业银行履行政治担当的必然要求。做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工作,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将服务三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履行了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又打造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三)金融支持与乡村振兴的互动机制
综上所述,金融支持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乡村振兴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发展提供转型契机,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双向互动中实现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二、案例分析:丰城农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丰城市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既是人口大县也是农业大县。农业银行作为以“面向三农、服务城乡”为定位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三农金融服务中始终发挥着骨干与支柱作用。近年来,农行丰城市支行立足当地实际,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积极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取得明显成效,也是农行系统中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县域分支机构。因此以丰城农行为研究对象探讨银行业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一)以立足本土推进乡村产业兴旺
立足丰城本土特色与优势,增加三农信贷投入。以丰城县域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支持重点,加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因地制宜地推出油茶贷、商铺贷、肉牛贷等惠农e贷特色产业模式贷款,实现了在线自助授信和审批,截至2020年12月,全年发放惠农e贷贷款44450万元,惠及农户3250户,相比2017年惠农e贷贷款发放金额增长66倍,惠及农户户数增长22倍。
(二)以产品创新对接多元化金融需求
在产品创新方面,为迎合当前以个人或小农户为主体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趋势,满足其生产及生活消费需求,推出小额农户贷款、商铺贷、惠农e贷、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等信用贷款。同时针对小微企业推出多元化、线上化、灵活化、便捷化、普惠化的特色信贷产品,构建了复工复产专项融资产品组合贷,全方位满足小微企业多层次、差异化的融资需求。截至2020年12月,丰城市农行共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余额4166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增10347万元,其中推出的线上产品抵押e贷贷款余额1360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7倍。
(三)以精准扶贫改进民生金融服务
精准对接贫困户,大力增加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对符合信贷条件且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做到应贷尽贷,通过“公司+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撬动贫困户发展内生动力,截至2020年末,丰城农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为3240万,惠及户数730户。同时开展一对一干部精准帮扶,发挥全行力量践行精准扶贫,依托线上扶贫商城实施消费扶贫,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产品,助力贫困农户产业增收。
(四)以服务转型深耕普惠金融发展
一是建立“客户经理 + 小微企业 + 小微企业主家庭 + 综合营销”的“1+1+N+N”综合服务机制,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二是将农村用户金融需求特点和移动互联网结合,先后拓展了农村公用事业缴费、农村养老金缴纳等“民生代理项目”,为客户提供生活缴费、理财等泛金融服务。三是在网点服务布局方面进行转型优化。积极实施“增设一批”、“瘦身一批”、“优化一批”、“做强一批”的四个一批县域网点优化工程,打通县域网点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原址新建、搬迁、扩租等加强网点建设改造工作,初步建立起四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金融支持的难点
从前文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乡村振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与支持和完善的金融服务,尽管当前农村地区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所加大,金融服务相对改善,但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并面临着许多挑战,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难点。
(一)金融支撑体系薄弱
一方面,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仍然不完善,且受农村地域限制,农户金融活动少,信用意识薄弱,部分农民对信贷政策理解不深,还款积极性不强,导致农户贷款不良率偏高,而当前信用村“整村授信”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户建档率较低,信息更新滞后,农户征信采集成本较高,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扶农惠农的积极性。对于传统涉农工业,受工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影响,大多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使得贷款出现逾期和下降,致使银行发放贷款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农村产权配套机制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农村土地产权抵押担保功能的发挥,对“两权”抵押贷款等金融创新形成一定制约,造成商业银行支农动力不足。此外,农村人口结构和知识水平结构的固有特点使得乡村振兴难以有相匹配的人才智力资源来支撑,致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缺乏内生性动力。
(二)金融服务力度不足
一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银行网点机构门类少、数量不足,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与渗透率偏低,除了农业银行、农商行以及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乡镇地区设置网点之外,大部分银行缺乏主动下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意愿。二是金融服务方式单一,在乡镇等网点机构主要办理小额取款、缴费、代理支付等业务,相较于城市地区的金融服务较为单一。三是数字金融普及率低。农村地区的网上银行、掌上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服务方式的使用程度和推广程度仍然不高,信息化融资方式未能全面有效覆盖。
(三)信贷供需存在错配
一是信贷投放的质不高。针对农村产业融合、农村消费升级、农民双创等新业态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当前金融产品并不能很好的契合其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产品适用性有待提高。二是信贷投放的量不足。一方面,对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和农村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等中长期项目的信贷投入明显缺乏。另一方面,由于农户分散、规模小,缺乏有效抵押而难以获取融资,从而导致信贷投放量不足,无法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相匹配。三是信贷投放的定位不准,由于农村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有效抵押担保,而农村信贷又偏重于抵押担保方式,使得信贷呈现出“贷大不贷小,贷富不贷贫”的发展倾向,背离了普惠金融发展初衷。
(四)风控能力要求加大
基于农业生产周期长且受自然因素等不可抗力的影响较大,农业抗风险能力较低,具有产业弱质性,农户易陷入资金存量和周转效率双低的窘境,从而难以按时还本付息,诱发信用风险。同时乡村振兴所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未知风险较大。而商业银行为满足乡镇振兴的金融需求必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信贷回收风险,影响金融支持的可持续性。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渐渗入金融业务,在重塑金融产品、交易规则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不可预测的金融风险,这就对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四、金融支持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与发展路径
(一)提高思想认识,下沉金融服务重心
支持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担当,也是银行转型发展的机遇,因此,商业银行应从思想上提高对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将金融服务重心下沉至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不能仅靠少数银行的参与,而需要国有大型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银行共同发力。各类银行首先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良好乡村金融生态圈。
(二)坚持因地制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因地制宜,将振兴出发点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方法策略,才能避免陷入无从下手或盲目模仿的窘境。商业银行应以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优势产业为着力点,制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依托地方农业生产龙头企业,扶持和打造县域品牌农业和特色农业,发挥农业升级带动作用,此外,要以县域优势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中的企业为重点拓展成长性良好的科技型、创新性和配套服务性的企业,支持传统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项目,增强地方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增强金融创新,提升服务对接水平
一是要增强产品创新能力。主动对接农民消费升级后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抓住农村消费升级机遇,拓展农民进城购房、自建房汽车消费、生活消费以及存款理财产品等业务领域,创新推出一批适合农民特点、满足农民要求的金融产品。助力农民提高生活水平。二是增强服务创新能力。将金融服务与科技深度融合,由单一性的基础服务向复杂的综合化金融解决方案转型,打造集融资、结算、理财、投资等业务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根据实际合理扩大县域银行信贷权限,缩减优化贷款审批和发放流程。积极创新线上融资服务,实现在线融资,打通小微企业发展和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四)完善支撑体系,强化金融支持动力
首先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加快推进农户建档进度,同时推动乡村创建“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与政府合力构建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金融知识宣传与培训,通过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信贷知识讲座等方式或借助手机、电视等媒体宣扬,促进农户树立正确金融观念,打造良好信用生态环境。其次是要加快推进农村房屋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探索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及配套机制。盘活资产以推动资金下乡。最后是要完善人才支撑体系,通过人才引进策略吸引金融知识人才落户,支持大学生和各界专业人才回乡发展,开展各经营主体的金融培训工作,加强金融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水准的三农金融工作队伍。
(五)优化金融供给,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
首先要围绕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型,推动农产品生产向提质导向转变,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效益。其次是优化信贷产品与信贷制度,积极推动惠农信贷政策的落地,以农产品贷款为抓手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项目贷款、银团贷款、产业链贷款等产品形式加大对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和农村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等中长期项目贷款的投放力度;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以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助学贷款等产品对接扶贫对象多元化需求;最后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扩大信贷受益面。针对小微企业要突破其在模式、信息、成本方面的制约因素,积极贯彻普惠金融原则,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六)守住风险底线,构建新型监管模式
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并重理念,认真履行贷前调查职责,进一步强化合规意识,培育合规文化;制定与之相对应的信贷管理政策,细化和完善准入政策和标准,实现小微企业评级模型精细化、差异化;构建与科技风险相适应的新型金融监管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大数据模型,将新的监管理念与监管工具融入到原有监管模式中,扩大监管主体间信息共享力度,实现监管机制识别风险智能化、动态化、精准化;加强信贷、运营、安保等重点环节和领域的风险排查和风险管控工作,探索适当的风险控制模型,完善贷后管理手段;主动贯彻监管要求,对内外部检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认真梳理并加以整改,健全常态化“回头看”机制,夯实发展根基。
作者单位: 刘鹄飞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春分行
刘 杰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春分行
邱振东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春分行
涂 城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春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