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调整工作思路,走出“把县域业务等同于传统的农贷业务、把县域客户等同于散小差客户、把县域市场等同于低效无效市场”的思想误区,扬长避短,进行特色化差别化经营。这需要要改进县域支行的等级管理,将支行等级与业务授权、工资及福利待遇等挂钩,进一步激发县域支行的经营活力,增强县支行的竞争力。
二是注重发挥商业性金融的作用。对我们恩施农行来说,68%的网点、63%的员工、61%的存款和62%的贷款业务分布在或者来自于县域,还发展了广大的客户群体,打造了客户和市场认同度很高的品牌形象。因此,完全可以坚持以县域和中心集镇为支点,着力开拓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有效市场。针对农村居民和企业的金融消费特点,开发和推广支付结算工具和理财品种,大力宣传推介金融创新产品,培养农村居民的理财和消费观念,培育新型金融产品的消费群体。根据当地金融生态环境确定对基层行的授权授信,在农村经济活跃地区增设网点,积极开发新的贷款品种、信贷模式、担保方式,通过开办支农金融超市,提供存款、贷款、结算、咨询等全方位、多功能一条龙服务,满足农村不同客户的资金需求。重点支持有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积极支持县域中高端客户及优质成长型中小客户。要改变过去的“春放、秋收、冬不贷”的传统放贷模式,在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九字指示下灵活放款,根据农户贷款用途、生产周期、还款来源等因素合理确定期限,允许跨年度使用。
三是充分挖掘“三农”领域涌现出来的巨大金融需求。在当前可能出现发展负债业务受阻的情况下,稳步做细、做广农村资产业务,要汲取过去不计成本,不计风险专业银行时期的教训,坚持商业运作,当前可以把发行集储蓄、贷款、理财、汇兑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金穗“惠农卡”作为突破口,积极推广一卡多能、账随人走、城乡一卡通;逐步扩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多种经营户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推广小额信贷、联保贷款和循环贷款等服务品种;还可以针对富裕农民多样化金融需求,提供消费贷款、投资理财和网上银行服务等。使得服务“三农”的金融业务在财务上可持续,有效益,努力实现“三农”业务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
四是要简化业务流程,支持小企业发展。农业银行要在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方面取得实效,就必须对以往的信贷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和创新,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点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反映小企业特点、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的专门的小企业信用评级办法,广泛开辟小企业房地产抵押、联合担保、专业或商业担保公司担保、仓单质押、出口信用保险担保等多种担保方式,努力为小企业融资创造便利条件,降低信贷“门槛”;通过适当扩大县支行的信贷审批权限,对业务受理、客户及业务筛选、调查、审批、发放管理全过程进行优化整合,简化环节、提高效率以及合理进行产品定价和规模化经营,提高业务竞争力,从而提高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经营绩效。
五是努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维护金融资产安全与完整。可以在农村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对“信用农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等支持措施,培育诚实守信的乡风。要注意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规范中介机构行为,建立健全为办理农村集体土地、山场和果园抵押贷款业务服务的评估及抵押机构。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三农”业务风险管理。
六是积极参与为农村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国家大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做好农村电网和县城电网改造贷款项目,积极支持农村公路“通达工程”、“通畅工程”建设和农村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化工程建设。支持矿藏、旅游等特色资源开发和民族特色产品开发项目。推广“绿色家园”贷款服务品牌,加大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供水、供电、供气、道路、环保和科教文卫事业的信贷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把支持小城镇建设与吸纳农民就业、推动农村产业转移有机结合,加大对特色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的支持力度,提高资源要素集聚能力,促进城乡产业融合。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