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同时,清晰划分了金融机构的类型,即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要求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在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方面,重点“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此外,还明确了汇率、利率市场化的目标,即“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优化金融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升金融市场效率这一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这对于金融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时也充分表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枢纽,尤其是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任务艰巨,对金融机构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金融业重要支柱的银行,转型的落地、加快金融发展既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要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宏伟目标,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银行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一新的发展理念统领转型,切实担当起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
以建设银行连云港分行为例,当前,全行正在兴起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的热潮,结合贯彻总行、省分行的发展战略,分析、找准自身发展的大势,理清楚面临的问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努力使把握的方向、谋划的布局、制定的策略、落实的措施与“十三五”勾画的美好蓝图相符合,与总行、省分行以及监管机构的工作部署相符合。
创新与改革促进二次转型
“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五大理念,将“创新”排在首位,被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三五”期间,银行业的发展应更加注重创新与改革、普惠金融发展、全面推进绿色信贷、双向开放、金融的安全与协调合作等方面的要求。
在创新发展背景下,建设银行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今年10月,总行在香港发布了“CCB2020”转型发展战略,提出全面加快向“综合化经营、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创新型银行和智慧型银行”五个方面转型的任务和目标。将在已具备综合性经营基础和业务牌照领先优势的基础上,抓紧推广经营管理、营销服务、运营核算综合化,加快推进国际化和全球金融服务,优化信贷和非信贷、表内和表外、母银行和子公司、境内和境外的结构,建成国际一流的以银行业务为主、非银行金融业务为辅、各项业务协同发展的现代综合性银行集团。事实上2014年就制定完成了《转型发展规划》,再次启动转型,一系列与转型相关的组织架构正在调整。如综合经营方面,搭建了包括基金、租赁、信托、投行、保险、期货等在内的综合性银行集团框架,经营范围横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市场互为依托、业务互为补充、效益来源多样化、风险分散可控”的经营构架正在形成。《转型发展规划》提出了从现在到2020年的转型发展目标。转型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与“十三五”规划的目标相呼应。建设银行连云港分行围绕“十三五”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商业模式创新,推进业务结构、客户结构、服务渠道等方面的转型。全行各分支机构进一步提高对转型发展的认识,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结合当地实际,将转型发展各项要求融入日常经营管理中,制订突出自身特色、体现竞争能力强、盈利能力强、内控能力强,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比较优势的转型规划,确保转型方向、目标、路径和保障措施等能够落地实施,确保分行在系统内转型发展中换挡领跑、走在前列,实现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益全面提升。
互联网金融逐步走向规范
互联网,包括支持互联网的相关技术,解决了便捷、高效、低成本地共享信息的难题,从根本上改造了社会神经系统。它必将会以难以想象的方式和趋势去改变社会。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产物。互联网金融则是金融脱媒的一种新兴业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体量级相对比较可观、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对传统银行经营发展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因此也造成了行业的“野蛮”生长以及问题平台大规模出现,影响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2015年7月,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从业机构相互合作,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确立了主要业态的监管职责分工和基本业务规则,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5年10月,互联网金融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 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了“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金融行业翘首企盼明年3月份人代会将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监管细则落地,不合规或实力不强的平台将逐渐被淘汰。或许也会通过“互联网+监管”,让互联网金融向着更加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互联网金融趋于回归融合,它在给银行业带来莫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建行连云港分行将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紧跟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步伐。以“互联网+”思维强化商业模式创新,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生市场、新生业态、新生企业和客户需求变化。以“互联网+”思维大力在服务客户模式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如构建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搭建移动银医通、银校通、智能物流管理、城市电子便民平台等,力求抢占基础、平台、渠道、场景四大制高点。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银行业深有感触的是,市场变了,客户变了,竞争对手变了,由此失去了部分旧市场和老客户,但同时又获得了服务新模式。互联网金融具有的属性是金融,所以说传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仍是互联网的主力,应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的银行,构建与全渠道产品和服务高度融合的全方位金融生态系统。要把电子银行看作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远程银行、自助银行、移动金融终端等电子渠道。要把移动金融看作是未来金融尤其是支付的主流,始终坚持服务电子商务发展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的宗旨。
服务实体经济使命更清晰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紧迫而繁重。我国经济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这一改革攻坚时期,对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使命和要求日渐提升。银行业应把握国际经济合作和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在支持国家战略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普惠金融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银行业发展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为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趋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一要准确把握发展机遇。从全省和属地的经济来看,总体需求不振,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不畅,企业运营难度加大,新增长点支撑作用不足,既面临着风险和挑战,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较大的发展空间。连云港作为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节点城市,被摆在开放大局之中,全市实施的“产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拥有500个重点项目,建行连云港分行将充分利用总行“一带一路”专项信贷政策快速通道,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做好市场分析,做到有“扶”有“控”,着力优化信贷投向和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扶”,就是对国家鼓励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支持发展的企业和行业给予金融扶持。“控”,就是不仅要严格控制向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行业的信贷投放,而且要适时缩减贷款存量。在具体信贷操作上,积极争取差别化信贷政策。二要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一带一路”交会点建设、创新型园区试点、新兴城镇化自主创新示范区、30万吨级航道、30万吨级原油、赣榆LNG接收站、液体散货等一批大型专业化泊位和防波堤建设,连青、连淮扬镇铁路连云港段,新机场建设、盐河航道整治工程,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等多项国家重大战略在连云港叠加发力。要将这些项目落实到经办机构,并且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和非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三要坚持支持实体经济总基调,明确思路,找准主要着力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层面的政策措施,宏观要稳、微观要活、产业要准、改革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要积极支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走出去”等重大战略实施。支持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推进绿色信贷,加大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大力强化民生领域以及“三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积极支持新兴行业和新业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好综合性、多功能服务。
稳健经营走可持续发展路
稳健安全是银行业持续改革、健康发展的前提。持续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信用、市场、流动性等风险的识别应对能力,加强信息科技安全系统建设,这对于即将开局的“十三五”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经济下行,风险不断暴露的环境下,必须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与经营相结合,抓住重点,集中资源,保证投入,加强风险管控建设。
在转型发展中,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要通过进一步优化、盘活存量资源,为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提供涵盖市场营销、客户选择、授信审批、贷后管理、风险防控等内容的全方位培训,培养一支人员充足、业务能力强、有效控制风险的专业队伍;要强化风险经理的授信申报和项目评估能力,提高授信审批的质量;要加强新产品培训,增强客户经理产品运用、销售能力和综合服务方案设计能力;要加强系统安全管理,提高系统稳定运行保障能力。通过大数据运用实现更加符合实际、更精准的业务拓展、客户营销、风险防控,提升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对经营决策的支持力度。
在经济增速下调时期,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要坚持以守牢风险底线、积极服务转型发展为主线,创新手段,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实现风险管理由非常措施向长效机制的转变。一是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要通过加强行业限额管理,将重点行业限额细化到分支机构和客户群。适时重检和细化完善信贷政策,实施差别化的精准管理。强化行业信贷风险管理和表外业务信用风险管理;要建立全面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风险预警和识别防范水平。推进风险管理信息化和集成化,完善风险报告制度和应急预案机制。二是提升授信综合管理能力。首先是提升监测分析能力,实行由单一项目审批向单一项目风险控制和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控制并重转型,由点到面,落实综合性和系统化授信管理要求;其次是提升机遇发现能力,实行由重点关注风险向关注风险与商机发现并重转型,强化对授信合作的引导和带动,促进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再就是强化主动授信,实行由贷中审查单一环节控制向贷前、贷后两头延伸转型,及时把握市场趋势和客户质态,总结规律、积累经验,形成信贷全流程管理体系。三是提升内控合规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内控合规组织体系,落实内控合规管理的责任要求,实现内控合规各个方面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通过内控标准化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业务关键风险点的监控、预警和分析。建立符合监管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有效管控操作风险。四是提升各类新兴业务风险防范能力。要加强对新市场、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业务的研究,坚持制度先行,针对不同产品的核心风险特征,事先做好风险预防预控制度安排,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流程。对同业业务、理财业务、信用债、衍生产品等新业务,坚持定期会商制度,对风险做到早研究、早识别、早防范。五是提升重点领域风险控制能力。要高度重视影子银行、理财产品、担保圈担保链、产能过剩行业、大宗商品融资、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相关领域的风险状况。持续开展风险会诊和新发放贷款的跟踪管理,对趋势性、行业性重大风险苗头做出前瞻性预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控风险。六是提升声誉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声誉风险预警和应对处置预案,强化各级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加强源头治理,促进声誉风险管理提质升级。七是提升成本效率管理能力.。要牢固树立成本效率管理理念,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持续推进包括资金、费用、风险以及经济资本等成本的统筹和合理配置,对主要成本事项予以科学论证和合理安排,对重大成本支出项目进行专项研究。继续加强成本结构上的调整,持续压缩低效支出,全面渗透成本管理,有效提高成本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