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国内经济出现下行压力,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很多中小企业和行业面临融资困难的处境,民间借贷活跃但缺乏秩序。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抬头趋势,出现“顶冒名”贷款的风险可能会有所增加。本文就“顶冒名”贷款及其风险防范作简要分析。
一、“顶冒名”贷款的定义及特征
“顶冒名”贷款主要是指实际用款人与名义借款人不一致的贷款业务。“顶名”贷款是指实际用款人在名义借款人知情或经其允许的情况下,以其名义获取的贷款;“冒名”贷款是指实际用款人自己或在银行内部人员的协助下,通过虚构借款人或在名义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贷款。
“顶冒名”贷款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征:
1、“顶冒名”贷款的实际用款人与名义借款人相分离。实际用款人本身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不能通过正常程序从银行申请并获得贷款,实际用款人采取顶用或冒用他人名义办理贷款。
2、“顶冒名”贷款的产生一般伴随银行内部人员知情或授意、信贷业务管理混乱及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在贷款办理过程中,存在客户与内部人员或中介相互勾结、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该分支机构资产质量及经营业绩不实,甚至突然出现大面积逾期或不良。
3、“冒名”贷款的信贷档案资料存在较大程度的失真。实际用款人自己伪造名义借款人基本信息,利用银行贷前调查、开户等环节的管理漏洞获取贷款;或在银行内部人员的协助下,冒用名义借款人基本信息或冒用银行过往借款人的基本信息,伪造客户签名,在名义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打通银行内部关系获取贷款。
二、形成“顶冒名”贷款的原因分析
(一)宏观经济因素
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很多行业出现融资困难,应收款回收期延长,资金链面临严峻考验,而民间借贷市场较为活跃却混乱无序。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出现贷款后用途不一致、假借他人名义贷款用以资金周转、套取银行资金获取更高收益等行为。
(二)银行内部因素
1、违背信贷发展规律。部分银行为了追求短期效益,急于拓展业务,片面重视发展速度,牺牲合规经营与风险管控。部分领导简单下达指标、分解任务,纵容甚至利用职权授意员工违规发展。信贷人员迫于指标压力,又受益于不合理的激励政策,乐于充当违规执行者,个人手中权力被放大,甚至出现信贷人员倒逼审查审批人员的情形,突破了合规的底线。
2、合规意识淡薄。一是在各项压力和利益驱动下,信贷人员无视客户准入条件,为不合格客户发放贷款:对额度需求大、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实际用款人,通过伪造贷款条件、虚构经营实体或非正规抵押的方式发放贷款;对缺乏经营经验、无自有资金、偿债能力不足的客户变通条件发放经营性贷款。二是在日常管理中,为应对管理机构考核,追求资产质量排名,在客户出现逾期或偿还能力不足无法还贷时,采用“借新还旧”等方式掩盖资产质量,营造出规模大、质量好的假象。甚至在客户已无还款意愿时,仍继续提供贷款,造成违规放贷金额越滚越大,最终暴露,酿成巨额损失。
3、内部管理混乱。一是部分银行业务管理和业务发展职能混杂,业务管理机构在发展和管控面前往往选择先发展后管理这样一种方式,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二是贷款档案管理存在严重疏漏,部分“冒名”贷款客户通过内部关系冒用以往客户基本档案伪造资料。三是人员行为排查不到位。对相关领导及信贷员日常行为情况不了解、不掌握,排查、轮岗制度形同虚设,未能及时发现违规和异常问题。
4、制度流于形式。一是贷前调查不尽职。信贷人员存在隐瞒客户真实情况、放宽贷款条件、未进行实地调查、协助伪造资料编制报表的违规行为。二是审查审批失职。审查审批人员为认真审核客户基本资料,未通过电话或现场核实客户真实情况,贷审会履职走过场,决策随意。三是未严格执行贷款面谈、面签制度,未按要求做好实贷实付工作。四是贷后管理不力。贷后检查不及时或检查中未监控贷款资金实际流行,导致被人冒用或流向其他用途。
三、“顶冒名”贷款的防范措施
“顶冒名”贷款的形成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原因,既有客户利用银行漏洞的现象,也有内部员工放低门槛、协助客户套取贷款的情形。因此,要从多方面着手,做好此类贷款的风险防控。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业务发展规律。经济体的运行必然会经历不同的经济周期,每个经济周期有不同的特征,面对国家持续的房地产调控、信贷政策变化以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银行应调整发展方向和重点,调整业务结构,调整发展节奏,合理制定发展目标和下达计划任务。加强客户资源筛选和准入管理。
2、合理考核和严格追责相结合。各个银行都可能会存在从总行到基层行,指标层层下达,任务层层加压的情形,这种不考虑各基层机构具体情况、简单下达任务指标、甚至根据前期业务发展情况递进加码加压的做法极易导致基层行为了完成计划任务,不惜一切代价,激励考核变样,制度执行走样。信贷人员原则性、合规意识淡化、主动为客户变通,想法设法发放贷款。因此,应加强对地区、行业、市场潜力等调研,定制差异化考核方案。同时,应对违规操作行为严肃追究。追究必须精确到具体的经办岗位、环节,责任人,使各岗位都承担相应比例的责任。通过切断违规的考核驱动因素和加大违规成本,消除可能出现的违规贷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