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日渐突出。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延续和深化,对商业银行储蓄存款传统的增长方式形成较大挑战,传统的储蓄存款存量资金和客户也面临着在金融同业间“重新洗牌”的可能。市场上高端客户在月、季末向多家银行主动询价、要价现象越来越多,大户储蓄存款在银行之间的流动更加频繁。本文结合某县级支行储蓄资金运行,提出商业银行应对脱媒因素的对策。
一、影响储蓄时点分流的主要渠道
(一)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极大地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相对于传统银行存款而言,其收益水平更高,从而使基金迅速成为银行负债业务方面重要的“脱媒渠道”。
(二)银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在季末大多转化为储蓄存款资金。目前我行由于维系客户手段仍较为单一,导致了理财产品保有量与同业的差距,难以形成合力进行最后冲刺。以某县级支行为例(下同), 根据PCRM和CFE系统统计,截至2012年末,该行有效目标客户金融资产中,存款类资产占比高达80%,储蓄存款的高占比反映出客户的理财渗透率低,为客户提供的理财服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脆弱的银客关系,导致储蓄存款关键时点回流不足,储蓄存款的冲刺乏力。
(三)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县域农村金融机构以及部分小银行凭借利率上浮到顶的优势,对该行县域乡镇个人存款形成了直接冲击。虽说该行有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小银行定期存款,但在实际中发现,乡镇一部分客户认为,理财产品期限短,到期后不清楚是否有产品能及时对接,很多老人更习惯使用更为直观的定期存单,因此利率因素直接影响到他们上哪家银行存款。此外,民间借贷利率持续高涨,高息民间借贷活动的异常活跃,加剧居民储蓄资金的分流。非常规、非理性的竞争方式,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部分银行以贷引存,部分企业套取银行信用,融资性票据盛行。如该行的经济发达地区后巷、新桥、界牌等地一些存款客户为追求高额利息,互相拆借,在社会上高息拆借(每天百万元1500至1800元利息甚至更高)。以下是该行的某重点网点去年前三个季度以来的储蓄存款对全行的贡献走势分析:三个季度该重点网点连续出现月初(月中)上长、季末下降的情况:1月份该重点网点个人存款对全行的贡献度为10.7%、2月份8.5%、3月份下滑到7.8%;4月份该重点网点个人存款对全行的贡献度为12.4%、5月份12.3%、6月份下滑到7.4%;7月份该重点网点个人存款对全行的贡献度为10.4%、8月份8.6%、9月份下滑到5.1%。
(四)是股票和债券市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和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化,创业板市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的发展,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在居民投融资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成为资金脱离银行直接转移的一个重要渠道。
(五)是保险等其他产品 。作为另一个重要的“脱媒”渠道,保险业务的发展对于分流储蓄资金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居民现代金融意识与风险防控理念的增强,保险支出不断增加,保费收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二、应对金融脱媒的具体策略
一是实施强力转型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区网点网络布局,加快自助网点和电子渠道建设步伐。城区网点要在硬件设施设备上更加注重细节和客户体验;乡镇网点要重点加强电子渠道建设,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延伸服务渠道,弥补物理网点不足。要优化人员岗位配置。增配网点营销服务人员,加大大学生和派遣制员工的招聘和培养力度,科学制定弹性排班制度,优化劳动组合增加网点人员。要狠抓优质文明服务。认真查找网点在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源头治理,从细节做起,从根本上提高网点服务水平。要持续开展“神秘人”暗访和“客户满意度”调查。强化岗位绩效考核。要完善网点员工绩效考评机制。提高网点各岗位对综合绩效考核的敏感性,减少对计价的长期依赖,逐步实现产品计价向综合考核的转变。要在利益捆绑、渠道与价值共享、产品交叉渗透、综合特色化服务提供、客户资金迁移成本加大等环节上,增强存款非价格竞争力;加强各部门存款目标约束与激励考核及业务督导;改进考核机制,实行存款增长三年滚动考核,突出日均存款考核,清退高成本存款等额减少存款考核基数,按照付息水平高低赋予不同考核系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