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民间资本分会主办,中金亿信(北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协办的2018新时代普惠金融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监事长、包商银行党委书记李献平,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中金亿信创始人李博致词;著名金融专家杨涛、黄震、肖翔、杨东作主题演讲,来自全国人大、有关部委和有关民主党派中央、科研院校、企业界的嘉宾代表350人出席会议,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民间资本分会执行会长夏赶秋做总结发言,新华社著名财经记者侯雪静主持论坛。
姜明在致词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但是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仍然是不少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旨在解决前述金融服务问题的普惠金融一直被高层和市场寄予厚望。
姜明强调,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充分发挥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始终把呼吁发展普惠金融,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重点工作而常抓不懈。联合打造了小微金融合作典范的“包商模式”金字招牌,“齐商经验”先进做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让广大企业会员得到了实惠;同时积极向中央有关部委反应问题,提交建议,为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今年向全国两会提交的多份关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提案议案,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具体答复,应该说工作值得肯定。
姜明强调,举办新时代普惠金融发展论坛,汇聚了官产学研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共商新时代普惠金融发展大事,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这既是第13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传播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的又一重大举措。衷心希望各位专家闪耀智慧的光芒,碰撞出惠及广大小微企业的火花,努力让这个秋天收获的实实在在!
李献平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工具,是服务民生、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让金融服务覆盖更广大范围的人民群众,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正如本次论坛的主旨:“发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包商银行成立20年来,在小微金融、农村金融、金融扶贫等普惠金融领域均有深入实践和理论思考,逐步摸索出一条具有包商特色而又可复制的普惠金融服务之路。
李博在致词中指出,小微企业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贡献了全国60%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解决了80%以上的就业。但小微企业通常存在规模较小、资本相对匮乏、管理不规范、经营较为粗放等问题,大多处在产业链下游,平均寿命不足3年。因此,银行更愿意贷款给信用好、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造成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提出,实现金融科技+普惠金融有三个路径,一是“水涨船高”,利用金融科技时代普遍改善现有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质量”。第二个路径是“精准治疗”,即针对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构建政府+市场+新技术的多元服务模式。第三个路径是“优化保障”,回顾下数字普惠金融基本的原则,法律、制度、监管等基础性层面的东西,都是一个优化保障的概念。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指出,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可以天然结合,大幅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也让以往难以覆盖的草根基层和长尾用户能接触到便捷的数字移动技术服务,从而拓宽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那么,在金融科技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深入认识普惠金融呢?所谓“普”,不仅是指要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人群面,还需要普及更多更好的消费场景。在很多物理场景下,草根人群可能不能直接得到金融服务,但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感知到金融服务,获得场景化的金融服务,这种普及程度将更为快捷。所谓“惠”,是指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进行数字画像,可以为用户提供与他匹配度更高的金融服务,在提高服务精准度的同时控制好成本,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惠。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战略研究部负责人肖翔指出,全球发展中国家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总规模达到5.2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部发展中国家GDP总量的20%。如果我们将中小微企业已经获得的这些融资进行分级,全部融资共计96%的融资给的是中小企业,而微型企业所得到的共计仅是4%点几,即使这样一个中小微企业的群体,也面临着分布不均匀。传统金融模式,面临成本高,效率低,商业不可持续,供需不匹配的难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以区块链、大数据、AI、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一个以技术为驱动的数字普惠金融的模式正在全球加速的形成,为解决上诉全球共性难题,提供了一些可行的路径,和基础设施。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众筹金融理论创立人杨东指出,中国的普惠金融,它是伴随着中国的金融科技,普通的中小企业和老百姓,可能没有更多的资产,没有可以提供担保的一些资产,但是它有数据。这个数据价值如何体现,这个在法律上,在机制上,目前是空白,所以可以通过普惠金融的共票机制,找到数字经济时代的底层的权益的证明机制。中国普惠金融的伟大事业,一定是基于中国实践,给予中国国情的创新。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民间资本分会执行会长夏赶秋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分别设立了“三农事业部”、“普惠金融部”,新设立一大批小型商业银行。应该说这为推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普惠金融“国家队”。同时,引导更多民间资本进入普惠金融领域,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将成为市场发展的必需和“国家队”的重要补充。民间资本通常以民间借贷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贴近基层、链条短,在开展普惠金融上具有先天优势。当然,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最大挑战是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只有以改革的精神,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以更开放的态度允许和支持区域性中小型金融机构等设立与发展,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利用民间资本低成本、高效等特点,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推进普惠金融工作中的关键作用。为各类投资主体准入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才会更好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主持人:新华社著名财经记者侯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