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苏轼笔下的“此去淮南第一州”——安徽省宿州市,坐落在睢南古原,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古城,被称作“汴河”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在这里穿境而过。
古汴河为引黄河水而开凿,连接黄河和淮河,是淮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宿州也因汴河而成为舟车汇聚、商贾云集之地。
因水而生
地处黄淮海平原的宿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建行也因水与宿州结缘。
在撤地建市之前,宿州叫“宿县”。解放前,因淮河沿岸堤坝修缮不力,每年夏季暴雨导致河水泛滥成灾,民不聊生。1950年10月,国务院传达毛主席的指示:“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治淮委员会”就此成立。
为满足治淮投资拨款需要,1952年9月1日,建行宿县支行的前身交通银行宿县办事处成立;1954年10月1日,改为建设银行宿县支行,机构设置坚持“紧随工程,面向地面”原则,在治淮工作中“保证资金供应,监督资金合理使用”。为配合治淮工作,支行先后设立了泗洪、泗县、五河等3家办事处。
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解全建,因为毕业于水利水电学校,又学的农田水利专业,刚参加工作不久,便从肥西县水利局调入宿县支行工作。“那时候能在建行工作,干的又是响应毛主席号召的事情,大家都觉得很光荣。”
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治理淮河谈何容易。“治淮之初,最主要的措施是筑堤坝,我们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技术问题,甚至连基本的放样仪器都没有。工程不能跟上拨款进度,大家都很头疼。”回忆起当时简陋的条件,解全建十分感慨,随即又一脸骄傲地说道,“不过,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条件,我们就创造条件。我是学水利的,就和地方的干部一起钻研,一起创造了‘堤样板’,争取了放堤样的时间。”
十年间,无数像解全建一样的建行人深入工地、检查验收,参与设计审查、核实工程造价、办理决算,助力治淮堤坝工程建设高标准完成。期间,宿县支行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拨款1.28亿元,为“治好淮河,造福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水而“战”
经过治理,淮河流域防洪、排涝体系初步形成,宿县地区灾情一年比一年减少,农业生产也有了转机。治水工程要乘胜追击,1966年10月,国务院下达了《新汴河工程设计任务书》的批复,同意平行于汴河古道开挖新汴河。自此历经三冬四春,1970年5月,新中国第一条人工运河玉汝于成。在这部用泥土饱蘸汗水谱写的流动史诗中,建设银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央号召“把挖新汴河当成硬仗打”,参与单位都被称作“作战单位”,宿县支行负责资金拨款,是名副其实的“战支系统”。
为了保证资金供应、确保工程有序推进,建行的同志们与挖河工人一样,带着干粮和铺盖,吃住都在工地临时搭建的茅草庵。“那会儿我刚参加工作,和同事们一起早出晚归,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时任支行负责人的陈凯退休多年,但当年情景仍历历在目,“经济落后的年月,根本没有机械,河道都是一铁锹一铁锹刨出来、一推车一推车拉出来的。我是‘工程代表’,本职工作是带着水准仪检测工程是否合格,但是热火朝天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我们都自发跟着一起干。”
建行是“拨款人”,也是“监督人”。每一笔拨款都要严格遵守“四按”原则,即按基本建设计划拨款、按基本建设程序拨款、按国家预算拨款、按工程进度拨款。正是建行人的严谨和奉献,3年多时间,完成了1.57亿元拨款任务,从此淮北大地再无全域性水患。
新汴河建成后,配套工程及处理工程也陆续完工,无一不是建行拨款建成。2014年,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以新汴河为依托,打造滨水宜居城市,新汴河上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顺理成章落户建行。安徽省宿州分行项目团队的同志们随市水利局前往外地考察学习水环境治理相关案例经验,仅用1个月时间便实现2.3亿元城镇化建设贷款批复,让作为“一主三副两星三园”大宿城空间结构组成部分的新汴河景区成为世界了解宿州的钥匙、推介宿州悠久历史的名片。
千年一“汴”,古城新颜。如今的汴水,河道蜿蜒,云雾升腾,宛若一条玉带穿越皖北,让沉睡了800年的古河焕然新生。在“逐水而起,共兴共荣”的路上,宿州分行亦不断前进,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