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7日上午9点多钟,全国劳模——招远市农村信用社退休干部姜淑芳家中喜气洋洋,热闹吉祥,客厅里坐满了前来问寒问暖的客人——招远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全体成员,带着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为姜淑芳一家送去了联社党委的关怀和农村信用社大家庭的温暖。姜淑芳家中的情况,只是该联社为履行社会责任在节日其间走访慰问众多老模范、老干部、老党员和部分困难职工家庭的一个缩影。
2011年,招远联社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工作职能,认真履行肩负的社会责任,在职能工作取得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倾力推进农村金融全覆盖。一是强化领导,大力开展信用工程建设,畅通贷款绿色通道。制定了《招远市农村信用社2011年信用工程全覆盖实施方案》和《2011年信用工程全覆盖计划》,对全辖726个村展开了信用工程评定和复审工作,走访率达到100%;共评定信用户25446户,其中新评定2215户,复审23231户,复审率达到100%。二是宣传推广,全面启动电子银行业务,为占领城乡市场奠定基础。加强对相关岗位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做到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向广大客户推介电子银行产品,获得了广泛认可。以授信客户、结算大户和新开账户为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三是全面覆盖,加大电子机具布设力度,积极拓展城乡存款市场。依托“为贷款企业代发工资全覆盖”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保“折换卡”工作开展,积极联系辖内各厂、矿、公司、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经济实力较强的行政村,大力推广发行银行卡及其配套电子机具,年内新增特约商户增加72个,总数达162个;新增ATM自助设备5台,总数达到32台;新上POS终端114台,总数达到242台;安装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56台;银联卡当年有效发卡量达到4.21万张,总数达到9.54万张;个人网银开户数量达到2032户,企业网银开户数量达到157户,手机银行(短信版)开通788户;为全市724个行政村申请安装电话POS,实现了“电话POS村村通,家家用上银行卡”的工作目标。四是改善形象,狠抓营业网点改造和文明规范化服务导入工作。先后完成6处营业网点的规范化改造,选派两名优秀员工参加省联社内部管理“内训师”培训,积极开展一线员工培训上岗和规范化服务网点导入工作,受训人数达371人次。从8月份开始,在全市率先将规范化服务导入工作在各营业网点推开。到11月末,规范化服务导入工作已全面完成。五是扬长避短,大力创新产品服务。首先是8月份成立公司业务部,将全辖公司类贷款实行集中管理,实现了公司类贷款业务由分散粗放管理模式向集中规范管理模式的转变。其次是改变以往“宁让利率,不让市场”的观念和做法,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信贷综合收益。第三是及时把握票据市场张扬和利率持续走高的有利时机,在保证正常支付和贷款投放的基础上,灵活安排票据业务期限、结构和总体规模,把支持“三农”发展、支持居民扩大消费与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贷款投放效益、降低风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开办了效益较高的买断式票据业务,全年实现票据业务收入8958万元,同比增加5627万元,增幅达168.93%;票据业务收入占各项收入之比达25.24%,同比增加了11.33个百分点。第四是坚持“以中小型客户为主,兼顾大中小客户共同发展”的战略定位,统筹兼顾,强势推进,大力开展国际业务和本外币一体化营销。到年末,国际业务结算量达到2450万美元,同比翻了一番。
二、用心支持农民增收致富。一是依据信用工程全覆盖工作,加大对农户的支持力度。全年累计投放农户贷款16.38亿元,贷款余额达到5.64亿元,比年初增加1.28亿元。二是坚持“四个面向”不动摇,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全年累计投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28.12亿元,余额达到32.28亿元,比年初增加3.65亿元。三是结合当地实际,创新贷款品种,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全年累计投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9800万元,比年初增加5600万元;办理黄金质押贷款4050万元,办理大联保体贷款3502万元。四是利率优惠,让利于民,大力支持农民创业致富。依据《招远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和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给符合利率优惠条件的农户给予适当贷款利率优惠。同时,研究制定了《送知识、送信息、送资金下乡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全社118名客户经理开展送金融知识、送科技信息、送信贷资金“三下乡”活动,先后到114个村举办了小额农户贷款知识讲座,受益农民达3.1万人次,向村委会和村民代表赠送报纸和信息技术资料达0.2万份。培育了一大批优势产业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如张星镇的石材加工基地、粉丝生产基地、毕郭镇的苹果集散基地、齐山镇的花生购销基地、辛庄镇的海水养殖和滨海旅游基地、金岭镇的矿山机械制造和蚕庄镇的气调库集群等,取得了“社农”互惠互利、共建双赢的良好效果。
三、确保不断惠及民生。一是成功开立了新农保基金专用账户。今年8月份,在当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招远联社成功将新农保基金财政专用账户开立到信用社。同时,为进一步做好新农保基金发放工作,依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相关会计出纳工作制度,专门研究制定了《招远联社“新农保”基金发放管理实施细则》,使“新农保”管理发放有法可依。在全辖37处营业网点均开设了“新农保基金服务窗口”和“新农保”客户休息区,为“新农保”客户提供了优雅舒适的环境。二是充分发挥惠农一本通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把党和国家对农民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全年累计为10.5万个农户发放各种惠农补贴款2.53亿元。
四、扶危济困,奉献社会。全年开展“慈心一日捐”、抗洪抢险等捐款活动3次,捐款金额达11.85万元。积极开展市直部门包帮扶贫工作,派驻一名专职驻村工作人员靠在农村,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帮助整修硬化街道1500米,修缮村委办公室150平方米,维修扬水站1处,扩大包帮村水浇地面积255亩。全社36个营业网点均设立了大堂经理,依托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文明窗口和岗位服务标兵活动,累计为群众、为客户做好事达720件,收到客户和群众各类表彰信、表彰电话达518条,赢得了良好的群众口碑,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五、关爱职工,创建和谐企业。一是完善法人治理,充分发挥“三会一层”的职能作用。召开了4次理事会、监事会和1次社员代表大会,对年内各时期工作进行及时研究布局,形成了相关决议并得到贯彻执行,有效履行了理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能,促进了业务有条不紊和健康发展。二是结合股金分红,扎实做好股金规范工作。按照银监局规定,将2010年股金分红全部转增股本金,为确保股金稳定,我社做好充分准备,向客户耐心解释。4月份,将1398万元分红资金转增股本,保持了股金的稳定增长。三是狠抓建章立制,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根据省联社和烟台办事处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及综合考核办法,以百分制的形式对全年的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进行了充分的调整、补充和完善,按季度开展业务劳动竞赛,达到了“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考核目的。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增员、补员、退休人员和员工管理工作。全年新招聘大学生员工5名,通过两次组织编制外员工学习、考试,将33名编制外员工转为编制内员工,为12人办理了调入手续,为43人办理了调入手续,为信用社改革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对6名退休员工进行了公示和待遇审批,顺利通过省社保局审核,扎实做好退休人员养老保险计发系统审批数据补充完善工作,解除了退休人员的后顾之忧。五是优化组合,突出考核导向,调动全员积极性。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于7月份在全辖开展了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工作,新聘任主持工作主任4人、部门经理1人,交流主持工作主任14人,从原主持工作主任调任其他岗位4人。以正向激励为主,提高了存款考核指标权重,优化了考核指标设置,制定了各季度劳动竞赛考核办法,将考核指标落实到单位和个人,每天一调度,每周一通报,达到了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六是深入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制定了《招远联社2011年员工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及学习配档表,全年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达73天,受训员工达1323人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农信创业先锋活动”和创建“六型”团队活动,严格落实高管人员“用心尽责、认真履职”总结检查和“三无一优”员工评选机制,狠抓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形成了“学先进、比贡献、抓管理、创佳绩”的浓厚氛围。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联社党委被招远市委授予“招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名党委成员被招远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光荣称号。以庆祝建党90周年和省联社成立7周年为契机,积极参加并组织开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暨省联社成立七周年”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各种比赛活动和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等活动达12个,参入人员达320人次,其中9名同志分别获得了省联社有关活动比赛一等奖和三等奖。
六、开放合作,实现多方互惠共赢。
2011年2月份积极参与政府召开的银企合作推介会,签约金额高达28亿元。联系兄弟联社开办社团贷款业务,积极开办社团贷款业务,拓宽贷款营销渠道。到年末,作为社团贷款成员社参与其他联社社团贷款余额达到19900万元,比年初增加3200万元。
七、2011年获得的荣誉和良好社会评价。2011年,招远市农村信用社先后被上级部门授予各种荣誉称号达21个,其中被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烟台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招远市委、市政府授予“支援招远发展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联社营业部被省联社和省文明委联合授予“文明服务单位”荣誉称号;全市有7个单位被评为烟台市级先进单位,3人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10人被评为烟台市级先进个人,15人被评为烟台市级“三无一优”员工。(供稿吴桂忠 聂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