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那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
十多年以前,随着我国电子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推出了“电子”货币:银行卡。首先是“借记卡”,先存后取;接着是“准贷记卡”,可以先透支消费或取现,再归还透支本息;真正意义上的“贷记卡”,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信用卡,诞生还不到十年,它是一种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在一定期限内免息透支消费的银行卡。如今,各家银行的银行卡品种繁多,应接不暇,竞争激烈。
如何给各种各样的银行卡定位,学问颇深。
《定位》中说: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创造出新的、不同的东西,而是改变人们头脑里早已存在的东西,把那些早已存在的联系重新连接到一起。现在的市场对过去管用的战略不再有所反应了,因为市场上的产品、公司和叫卖声太多了。但是,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所以说,把这个概念称作“产品定位”是不正确的,好像你在对产品本身做些什么似的。
定位并不是不包含变化在内。它也要变。不过,那只是名称上的变化,产品的价格和包装事实上都丝毫未变。以建行信用卡为例,有建行龙卡、香港双币种卡、友阿消费打折卡、姚明体育卡、汽车卡、VIP黄金卡、白金卡、黑金卡、钻石卡等等,不胜枚举。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命名不同的卡名,不使每一个人持有三、四张卡就誓不罢休。其实,卡的主要功能大同小异。
真的像《定位》中所说,我自己也是一个产品,也可以定位吗?我尝试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也许,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定位》中阐述人的一生成功与否,主要考察他的名望和财富。“成功的秘诀是,一刻不停地拼命干,把工作做得比别人好,名望和财富自然会来到你身边,对吧?”
不对。更加努力地工作很少会成为通往成功之路,干得更加聪明才是更好的办法。这又是“勤能补拙”的那一套老话。管理人员往往不懂得如何干自己的工作。他们推销自己的战略往往建立在一个天真的假设上,即能力和努力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们更加埋头苦干,等待哪一天有人会把魔棒点在他们的肩膀上。可是,那一天很少会来到。
事实是,通往名望和财富的道路很少能从自己身上找到。唯一有把握获得成功的方法是,为你自己找匹马骑。第一匹马是你所在的公司,第二匹马是你的上司,第三匹马是朋友,第四匹马是好点子,第五匹马是信心,第六匹马是你自己。获胜次数最多的未必是体重最轻、脑子最聪明或体质最棒的骑师,最好的骑师赢不了比赛,赢得比赛的通常是骑着最好的马的那位。
所以,要给你自己找匹马骑,并且让它拼命地跑。
于是,我把地位和财富写出来,与自己对照。本人实在地位不高,七品不到,呼无人应;财富不多,养家糊口,温饱而已。我顿时感到汗如雨下,无颜以对。因为我只有一个失败的人生。
这个定位游戏没玩好,也许定位的条件没具备,找个梯子下台吧。再翻翻书!
书中又写道:如今,要想玩好定位游戏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1.要有眼光。把自己的位置定在一种应用范围过于狭窄的技术、一项行将过时的产品或一个有缺陷的名字上是不明智的。
2.要有勇气。在回顾领先地位如何建立的历史时,往往是在竞争对手的地位确立之前抢先一步。
3.要客观。要想在定位时代获得成功,你必须心怀坦荡,在决策过程中努力排除一切虚荣心,因为它只能掩盖问题的实质。定位就像打乒乓球一样,最好由两个人来玩,可以互相客观地看待、评价对方。
4.要简单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简单得让成千上万的人对其视而不见,但是,如果一个点子显得非常巧妙或复杂,它也许行不通,因为它不够简单明了。
5.要精明。要找到一个既无人占领又有效的位置。
6.要有耐心。有钱在全国范围推销新产品的公司寥寥无几,但是,它们寻找能够使其品牌获得成功的地方,然后再扩展到其他市场里去。
上面的条件我一条都不具备,谈什么定位。
我又想,人生除了地位和财富,还需要什么?没有健康是不行的,没有自由也不行,有了健康、自由、地位和财富,就成功了吗?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为此,我困惑了好多天。
八岁的儿子前天问我,钱和幸福哪个重要?要选的话,你选哪一个?我反问他选哪一个,“当然是幸福!”他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是啊,我选哪一个?儿子没有过过缺钱的日子,他选幸福。犹豫之后,我这样选:三分地位,五分财富,七分自由,九分健康,十分幸福。这就是我的人生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