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都是建行新员工入行之时。
我很荣幸,连续四年,都被邀请参加了市分行组织的新行员入行培训或交流。
之前的风格,以激励为主,但今年建勋行长首先发言,已经做了热情洋溢、语重心长的鼓励;我想我就鞭策吧。矛盾对立统一,我们将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都提示给新员工,可能会更有助于青年员工认识建行,认识自身。
近几年,随着新行员每年一批批入行,青年员工的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心神不宁
近几年,青年员工辞职现象时有发生。许多青年员工虽然已与建行签约,但并不确定将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归属。职业选择不再如我们当初是谋生手段,而更多地倾向于自身兴趣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也不排除承受不了压力离开的。
这里面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想明白了的,一种是没想明白的。想明白了的,就是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是什么,愿意去重新选择并追寻实现的;没想明白的,就是觉得银行太苦太累受不了,期望辞职后能找个活少钱多离家近的更好的工作的。
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保险都有犹豫期,何况是要相伴一生的职业。我们可以选择,应该选择。即使离开,也没什么不好。作为组织责任,我们真诚挽留,作为个人态度,我也衷心祝福。
年轻可以任性。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你得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尤其是没想明白就离开的。现在独生子女多,许多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一般不要求小孩干什么活,到了单位,任务重、压力大、学习多,一下子适应不过来,就想离开。一走了之是最简便的了,但那本质上是种逃避,而且这种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无论将到了哪个新的单位,这个问题将会再次浮出水面,挥之不去。为了理想、专业、兴趣爱好而重新选择的,同样也要慎重,因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建行不符合你的想象,新的单位也未必。如有想法,不要冲动,不要轻率,建议还是在工作之余,先去了解清楚,再做打算。
总有一部分员工会选择留下,就如同今天的我们。去年底,领到建总行下发的一张荣誉证书,感谢我为建行已经服务20年。许多老同事戏称其为“老年证”,但我为此感到骄傲。22年弹指一挥间,想当年我也是初出校门的稚嫩学子,可如今我已与建行风雨同舟22载,见证了它一部分的发展历程。22年,建行有值得让我们留下的理由。建行的理念中有一句是“为员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它的确会提供这样的机会。而且作为国际化的金融集团,它比一般城商行、中小股份制银行发展半径更长,发展空间更大,比如说省行、总行、海外派驻、集团公司、国际业务、资管业务、造价咨询等等。今年五月,建总行又下发了员工职业发展的新政策,二级分支行,职业技术最高可以配到二级,相当于省行副行长级别。在建行,发展空间不是问题,这条路够长,只看你自己能够走到哪里。
如果选择留下,那请您安定你那颗驿动的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然选择了建行这条路,你就稳稳走下去,不要左顾右盼,不要前思后想,摈弃心浮气躁,摈弃急于求成,平心静气,专心专注,健步前行,就一定能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第二,眼高手低
新入行大学生,才走出象牙塔,满脑子的理论和想象,对银行和自己感觉都比较良好。一来银行,银行高大上的幻象马上被打破,曾几何时,坐在空调房里干净优雅的白领职员,变成了在路旁灰头土脸拼命吆喝装ETC的金融民工?紧接着职业幻象也被打破,入行先坐柜,一坐好几年,每天存钱、取钱、数钱,不停地说“您好,请问您要办什么业务”,厕所都没有机会上一个,去年一个新员工就对我说:这完全不符合我对银行工作的想象。坐柜不好玩,那转型吧!当客户经理!最好是公司客户经理,个人客户经理也行。于是不安心坐柜了,柜面产品销售没心思做,柜员等级考试不想看书,优质服务水准下降,核算马马虎虎差错频出,就等着客户经理准入考试搏一把。可是银行的职业发展路径是有逻辑顺序的,坐柜是基本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即便跳过这个环节,直接当上客户经理,将来在工作中相关知识同样也要重新回头学过,反而耽误了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何况现在不坐柜的跳跃式发展基本不太可能。
市行领导也关注到了青年员工不安心坐柜的现象,提出设想,今后不达柜员等级三级标准可能不能准入客户经理序列。而且目前柜员报名客户经理竞聘,一般会需要支行负责人审核签名推荐,对于柜员岗位不能达标、不能胜任的员工,支行负责人在推荐时也会慎重考虑。新入行大学生千万不要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眼高手低的毛病。如今建行录取门槛高,新入行员工至少是本科以上学历,近几年来每年都以20-40名的速度增加新员工。所以今年新鲜出炉的员工,更不要有什么不切实际的优越感,因为在你之前的学长学姐一点不比你们逊色,而且比你们多了经验。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摆正心态,坐好柜,打好基本功,才能走得更远。越不想坐柜,越不认真坐,越坐不好,可能反而会坐得越久,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第三,娇骄之气
一是娇气,尤其是女孩子。现在流行女孩要富养。女孩在家可能会享受更多的呵护与宠爱。可是到单位,这些可能会被忽略掉。有段子戏称,在银行是: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委屈的事不由自主天天会冒出来:客户不好好说话,凶,委屈;任务指标多,压力大,完不成,委屈;事情多,做不完,委屈;工作岗位不称心,委屈;领导批评,说重了,委屈。一委屈,就掉眼泪,支行主管行长们常常对我说心里累,不但要带着学业务,还要学会哄小孩,最好是学点心理辅导啥的。除了委屈,骄气的表现还有怕苦怕累,远一点的地方不愿意去,不愿意加班,除了自己本岗之外的事情,不愿再多做一点。
二是骄气。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充满质疑精神,缺乏执行力。此点本人感触较深。我的小孩好辩,有时甚至不为了什么,就为了反对而反对。人人都会有自我,也许年轻人在这点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一点,凭什么要听你的,你说的就很有道理吗,我不这么认为!对你的批评,我不服气,我就是不服气!在这个后向学习的时代,你不得不承认,年轻人有时的确比你的思维更活跃更宽阔。但是作为密集型的服务企业,相比个性和独特,我们更需要执行力和团队精神。一个过于自我,听不进意见,不愿意改进自我,不能与团队成员友好相处,缺乏关心和协助他人的能力,缺乏团队精神的人,是很难得到欢迎和肯定的,也很难获得更多的机会。因为你的言行将逐渐累积成他人对你的印象,印象一旦定了型,就很难扭转。
第四,随波逐流
现实工作中,还有这样一种不太多但也存在的现象:青年员工新入行时,雄心壮志,豪情满怀;过了一两年开始颓废消极,不思进取;再过一两年就只剩了长吁短叹,牢骚抱怨。开始了随波逐流,不再做任何努力,却抱怨建行荒废了自己,没有给自己机会。时光其实最公平,你所付出的一切,都会被它所转化,或者转化为绩效报酬,或者转化为你晋升路上的一块砖,或者转化为你自身的技能本领。即使票子、帽子、面子你什么也没得到,那种做成事带来的成就感也足以让人满足快乐,就像读书时解出了一道难题的感觉一样;做成事带来的信心和累积起来的经验也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不管你进了建行一年、两年,还是二十年,你是否记得当年入行的理想和誓言,你是否还能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工作品质?你是否还在坚守与坚持,还是早已选择了放弃?
我们支行的廖兵,这次在新行员培训中主讲通讯报道一课,获得学员们很高的认可和评价,收获了不少粉丝。兵兵是2011年入行,至今已有四年,如今仍然基本保持了每周一篇稿件的业余写作。这份坚持,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份积累,使她被评为2014年株洲分行优秀通讯员,作了先进发言,同时也在兼职培训师队伍中脱颖而出,使市分行能为她专门开设这一门课程,使她在这个领域可以被称为老师,即使她那么年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建行这条河流里,如果你选择了随波逐流,就不要抱怨没有去到你想去地地方,没有看到你想看的风景,没有收获你想要的果实。
不可否定,其实青年人中有非常多的优秀代表,他们让我们刮目相看,甚至肃然起敬:他们眼界宽、素质高,做成了我们过去没做成的高端业务;他们勤奋努力,目标明确,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他们谦和有礼,成熟稳重,体现出较高的情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他们热情阳光、积极进取,不断传递正能量。我真心钦佩他们,并且要诚心向他们学习。以上的几点问题只是个别现象,讲出来写下来也是出于良好的目的和愿望,希望能给青年人敲敲警钟,做做标记,提醒青年人避开那些职业泥沼和暗礁,走向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衷心祝福青年员工在建行的职业道路上越走越宽阔,越走越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