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网络金融、经济下行等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转型越来越重要,转型意味着要引导观念的转变,适应新常态,深化意识,具体来看,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几大挑战。
一、经济下行。我国经济正处在有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新常态”的一个时期。新常态下,要充分认识银行规模扩张不断减速的趋势,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也促使银行需要相应的调整来实现盈利的多元化,更好地服务结构调整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和市场竞争加剧,客户的金融意识逐渐增强,目前,利率浮动空间扩大到30%,银行业利差进一步收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挑战,利差带来的盈利将下降。
三、市场准入放开。一方面以互联网电商发起设立的浙江网商银行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开业,从理念、模式、渠道等方面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颠覆,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等机制的推进,金融调控从直接控制转向市场化运作机制,这些变革将银行打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的同时,也加大了银行业的竞争程度。
四、互联网金融兴起。互联网企业创新业务模式,形成了新的金融市场生态环境。其中,大数据、移动化、社交网络等颠覆性创新技术都是新生态市场发展的关键能动因素。新的商业模式对传统银行业在支付渠道、资产构成、负债来源等方面产生剧烈冲击,互联网金融在给金融体系带来创新的同时,也给传统银行业经营造成压力,第三方支付机构拥有的海量数据资产已经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很可能使得客户数据脱媒和信息脱媒,最终导致客户流失、服务能力降低。
在面临的这些挑战下,经营转型成为银行不可回避的课题,综合多家看法,有以下几点想法:
1.转变观念,提高学习能力。我们要增强转型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提高全员认识,在日常工作中思考转型的内涵,提高对、政策、文件、业务知识的学习,为转型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执行好转型发展的推进措施。
2.管理趋向精细化。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银行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都要求从粗放向集约、精细转变,产品、服务、营销要指向精细,寻求差异化和个性,提高被同行模仿的难度,优化各类营销资源配置,以合适的营销渠道和促销策略对客户实施精准营销。
3.重视互联网金融,加强信息化能力。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促使银行要从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出击,加快信息化建设,建好自己的数据库和信息库,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交易和消费信息掌握客户消费习惯,准确预测客户行为,为客户量身打造金融解决方案,推行客户自主定制服务,极大改善客户体验。
4.重视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能给银行带来品牌价值,这种价值是银行巨大的无形资产,像银行业大力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发展,积极服务实体经济等行为既能够留住客户、挖掘新市场,又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
5.提升金融创新能力。通过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延伸业务发展能力,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推进商业银行由单一银行向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