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别人说我懒,有家人,有前辈,都是带有调侃的语气,但我并不介意,也不能说是不介意,而是不以为然,因为我本性并非如此。现实的生活给他们制造出了许多关于我懒的模糊幻影,不愿做饭、不愿收拾、不愿重复、不愿锻炼、不愿委屈自己做任何自己不想做的事,看得出我是一个随性的人,但随性并不等同于懒惰。
我们也听过“七宗罪”,没想到懒惰也居于其中,懒惰被宣告为有罪是因为: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补缺失,但应该的事情还没有做好,对自己是百害而无一利。但丁在《神曲》里根据恶行的严重性顺序排列这七宗罪,懒惰排名第四,从但丁的神学观念上去看,懒惰是“未能全心爱上帝,未能全副精神爱上帝,未能全人之心灵爱上帝”,具体来说包括懒惰、怯懦、缺乏想像力、满足及无责任心。深层点的话,“懒惰”应当含有“现实逃避”的意思。自然,作为懒惰的反义词,“勤奋”也相应成为了七美德之一。我不在意别人的说辞,因为行动可以证明,我的懒惰并未深入其中,还只是浮于表面,趋于浅显,不能算作恶习,更别说有罪。
我从来就不是逃避现实的人,反倒现实越是富于挑战性,我越是欣喜,逃避从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面对学业上的诸多不顺,我会认真钻研,询问老师,与同学探讨,直到深入理解才罢休。毕业前的实习氛围最浓,实习岗位却寥寥无几,经济学上的供不应求状况在此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只要求岗位,还要求名誉,更要与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相关。万般压力下我却一如继往网申,千万次的石沉大海最终换来柳暗花明。工作中的不寻常业务也时有发生,我却对它们欢迎至极,热情满满,之中多少夹杂着任性,也会冒着授权拒绝、遗漏传票、下发差错的种种风险,但我一直坚信,没有学习与探索,哪来创新与进步。哪怕自己会被当作始作俑者,也心甘情愿。或许我本就不是安于现状的人,不习惯单调机械的操作。有些现实之所以会让人产生逃避的念头,是因为难以找到合适的解决之道,不知道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至少在这一方面我不会慵懒怯懦,面对就至少还有希望,在与现实博弈的游戏中,至少还存在纳什均衡,逃避却意味着胜率为零,永远不可能达到均衡状态。
我承认我不常做饭,因为劳累完一天的工作后,人已精力涣散、饥肠辘辘,还来不及等到把饭菜端上桌,零食就已将我的肚子填满,再美味的佳肴也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外卖无可比拟的优势就在于便捷,伸手即来,挥之即去,虽说从健康角度来看稍逊了些,但现在的食品安全呼声日益高涨,这个劣势也趋于褪却。我不愿收拾,因为我喜欢凌乱,有条不紊在绝大多数人心中都是优美舒适,井条整洁让人心旷神怡,只是对我个人而言,太过规整的陈列与布局,总是让我束缚,少了点自由。我也不是凌乱到无可救药,衣物如漫山遍野般的散落一地,那样夸张的生活也会让我反感。隐藏在我身上的勤快美德也常常不经意间跑出来,折腾折腾小屋,犒劳犒劳自己,在阳光惬意的早上,打破平时一贯的安逸,挣脱懒惰的缰绳,突破自己。
最让我无力辩解的是我的志气,曾几何时,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每晚挑灯夜读,只为实现心中梦想,一直相信只有自己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事。工作了才发现静心看完一本书都是何其的为难,曾经的轩昂气宇也不知何时被碌碌无为所替代。坚持的道路越走越被周围的浮躁所阻挡,越来越力不从心,越来越想半途而废,行百里者半九十。口中千万个不得闲其实都是借口,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我懒,懒惰让我变得拖延,凡事不到紧要关头绝不积极,等到了燃眉之际,又想着临时抱佛脚,投机取巧,慢慢地潜移默化成我的一贯作风,最后进取心荡然无存。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要做好准备,首先就得摒除懒惰的陋习。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对勤奋的人无穷多,对懒惰的人无穷少。把握每分每秒,不虚度年华,不荒废光阴,将懒惰这种特殊作风摒弃,努力最大化勤奋美德的时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