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记得小时候老家农信社(那时爸爸妈妈口中都叫“信贷社”)工作人员的挎包,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军绿色!那时候我刚上小学三年级,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七八里山路,路上经常碰到农信社的工作人员挎着显眼而又令人羡慕的挎包,翻山越岭,走村入户,穿梭在田间地头。那时候我不太明白这些人在做什么,也没觉得他们有多辛苦。
转眼间,我也成为了农信社的一份子,我才明白农信社就是那些挎包的老前辈勤勤恳恳、踏实耕耘而创造的“挎包银行”,那永不褪色的军绿挎包正是老一辈信合人“扎根基层,服务三农”优良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正是依靠咱们老一辈信合人创造的“挎包银行”,农信社和老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奠定了农信社发展的坚实基础。六十年来,农信社由小变大,由大变强,存款过3000亿,贷款过2000亿,逐步成长为今天根基壮硕、枝繁叶茂、发展迅猛的新时期农村金融机构。
在我工作的这短短几年里,我突然发现,“挎包银行”在我们农信社中正逐渐消失。如今经济条件好了,道路更平整了,交通工具更先进了,挎包也变成了“老人头”、“鳄鱼”等名牌皮包,活跃在乡村小路、田间地头的农信人却难寻踪影了,和老百姓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在贷款营销中,“坐等客户上门”的现象多了,忘了金融服务主动营销的理念;在市场拓展中“弃农投城”了,忘了我们农信社的发展之基在农村;在贷款催收上,一味依靠“打电话催收”,忘了到老百姓身边去了解他们。伴之而来的是一些基层农信人的“吃拿卡要”,忘了与老百姓之间那种最淳朴的情感......在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激励的今天,农信社重拾“挎包精神”,无论是对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对农信社的业务拓展,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重拾“挎包精神”,才能巩固农村阵地,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国务院进一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大形势下,农信社农村金融“老大哥”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农业银行重返农村市场、邮储银行定位支持“三农”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蜂涌而至等等,都对农信社业务的经营发展形成了强力的冲击,分流了农信社相当一部分的客户。在这样的局面下,只有重拾“挎包银行”,让农信人走村入组,深入千家万户中了解客户信息,宣传我们的业务,重温多年建立起来的“鱼水之情”,才能有效地稳固自身的客户群体,避免受到冲击,也才能拓展新客户,抢占新机遇。
重拾“挎包精神”,是加快业务发展,全面了解资产质量、清收不良贷款的需要。
农信社业务种类较商业银行相对匮乏、服务手段单一,是一直制约着咱们的发展不利因素。农信社要解决发展问题,就不仅要加快金融产品的开发,而且要重拾咱们老一代的“挎包银行”,靠优质服务弥补产品功能上的不足,抢占市场,加快自身业务发展。从另一方面讲,重拾“挎包银行”我们才能深入家家户户,全面掌握正常贷款客户的经营情况、了解不良贷款的信息,为保证资产质量、全面清收不良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拾“挎包精神”,是建设农信社队伍优良作风,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的迫切需要。
农村老百姓是最朴实、最注重感情的,农信社离不开农村的根基,老百姓也需要农信社的支持。老一辈“挎包银行”的农信人在起早贪黑、翻山越岭的走访中与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淳朴的感情。如今,我们农信人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重拾“挎包银行”,深入百姓,重新树立优良的工作作风,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才能进一步提升农信社的社会形象。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晨训上我对全体员工说:“今天的工作任务是:挎上你们的挎包,下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