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株洲有一个十分稀少的姓氏在上次人口普查中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个姓氏就是“叫”姓。其实,“叫”这个姓氏早在四年多前经媒体报道,就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当时有媒体报道:在湖南株洲的攸县菜花坪镇菜坪村出了300多“叫”姓人口,为全国姓氏人口最少的姓之一,菜坪村毗邻茶陵县,全村共有4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姓“叫”。
当时看到这则新闻时,我就一直盼望能够有机会去这个有趣的村子看看,但一直没有实现。昨天去茶陵谈判一个网点租赁的事宜,终于有了机会,走进了这个村子。从茶陵县城沿106国道北上,刚刚进入攸县境内就是菜花坪镇了,再从镇上沿着一条乡村公路往西走大约1公里就到了菜坪村。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直接找到了村支部书记家,这位村支书也姓叫,他的名字叫“叫跃进”,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说前不久湖南卫视的记者也来采访过他。于是,我们就“叫”这个姓氏攀谈起来,“叫”这个姓究竟来自哪里呢?叫跃进支书很快叫村里人给我们带来两本叫氏族谱。叫支书告诉我,这两本叫氏族谱是复印件,原件是现居住在郴州的70多岁的老人叫兵才保存的。通过这两本族谱,叫姓的渊源才展现出一个有些模糊的轮郭。这两本族谱是民国12年第五次修订的,从鼻祖到民国十五年以前出生的人排谱都有,所以应该也是比较全的了。据族谱记载,明朝建文年间(1399-1402),一名祖籍河南、名“仲康”的内廷官员随军打仗来到攸县并驻留此地,改姓为“叫”,但换姓原因成谜。清朝时曾经有1000多人,但后来就逐渐减少。
一般来说,叫“跃进”的人都是1958年大跃进时出生的,眼前这位叫“叫跃进”村支书是不是1958年出生的呢?我带着好奇的眼光问了他,他说他不是,他是1963年出生的,以前他的名字叫“叫育进”,后来才改名“叫跃进”,他们村人平有一亩地,村里人还算勤劳,继续种两季稻,但他家的田没有种水稻,而是种植苗木,主要是樟树、桂花树等,销往长沙、南昌、杭州、福州等地,每年的销售额有300多万元,纯收入大约60多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家的墙上挂了三张奖状,获得了攸县的优秀村支部书记。叫跃进继续向我们介绍,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叫宝芬”,小女儿叫“叫美芬”,大女儿已经结婚,招了一个上门女婿,已经为他生了一个孙女,名字叫“叫晨曦”。
正当我与叫支书交谈的时候,来了一个小伙子,牵着两个小女孩,一问原来是一对双胞胎,刚刚2岁半,小伙子自我介绍,他的名字叫“叫小兵”,1979年出生,他的双胞胎女儿大的叫“叫雅灿”,小的叫“叫雅诗”,很有诗意的两个名字。叫跃进告诉我,他们这个地方生双胞胎的很多,有一对夫妻还连续生了两对双胞胎呢!他的弟弟就有一对双胞胎的孙女,带着更加好奇的心态,叫支书带我们来到了对面他的弟弟家,他弟弟的名字叫“叫跃飞”,1965年出生。他的侄女也就是叫跃飞的女儿叫“叫欣婷”,1990年出生,也招了一个上门女婿,是隔壁茶陵县虎踞镇人,名字叫尹祖刚,前年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大的跟父亲姓尹,叫“尹雨希”,小的跟母亲姓,叫“叫雨悦”。于是,我们把两对双胞胎放在一起,拍了一张合影。
叫支书向我们介绍,由于他们的“叫”姓的特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几年前他去县水利局办事, 在传达室门口被门卫拦住了,发生了如下有趣的对话:
门卫:“你叫什么名字?干什么来着。”
支书: “我叫叫跃进,来办事。”
门卫:“我问你姓什么?”
支书:“我姓叫,是菜花坪镇菜坪村的村支书,叫叫跃进!”
门卫有些疑惑地在登记本上写下了“叫跃进”三个字,嘴里咕哝了一句:“奇怪,天底下还有姓‘叫’的。”
叫支书笑着继续说:“我们村子里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就叫‘叫什么’。”我还真有点想去见见那个叫“叫什么”的村民呢!并提醒他今后给儿子或孙子取名千万别取名为“花子”,但由于时间有限,不能久留,只好留下几许遗憾。
据说,现在的年轻人宗族观念更淡了,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因为自己的姓氏奇怪,甚至会改从母姓。不过叫姓人一开口总是会很自然的说,“我姓‘叫’,大喊大叫的‘叫’”。现在的百余户叫姓人家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时候,本姓通婚也不少见。
以前编辑出版的《中华百家姓》中并没有叫氏这个姓,如今有人编写了《中华千家姓》,已经把叫氏这个姓纳入进来了,据说攸县叫氏后代正在准备把叫这个姓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