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杯心态”这个名词可能在很多人的脑海中还是第一次出现,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我记忆中是在我行组织我们参加太平洋人寿公司的疯狂营销时在陈老师的授课中听来的。当时就觉得这个词有它深层的含义,这种心态很值得现代人借鉴和揣摩。于是在阅读了一些有关“空杯心态”的资料以后决定写一篇这样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想法。
何谓“空杯心态”?先说一个广为人知的禅宗故事。
南隐是日本的一位禅师。一天,一位当地的名人特地来向他问禅,名人喋喋不休,南隐则默默无语,只是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而是继续往里面倒。眼睁睁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名人着急地说:“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这个故事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每个人的心,就像这个茶杯,如果装满了自以为重要的东西,利益、权利、知识还是优秀、经验、骄傲等……便再难装入更多的东西,自然也就谈不上超越和进步了。所以“空杯心态”是一种谦虚的处事态度。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空杯心态”并不是一味的否定过去,而是要怀着否定或者说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去融入新的环境,对待新的工作、新的事物。只有将心倒空了,才会有外在的松手,才能拥有更大的成功。
在职场和生活中,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抓住了什么就不愿意松手,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无法继续成长、超越,导致因小失大,后退乃至更严重的错误产生。外在的“松手”,来自内在的“空杯心态”,只有倒出你“杯子”中的水,才可以装进新的水,更不至于让原来“杯子”中的水发臭。
在工作中,每个领导都希望自己拥有一流的团队,都希望自己有大发展的员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流团队的一份子。但是,一流的团队是怎样产生的呢?
从几十万元起家,到成为中国最具影响的企业集团之一,联想创造了中国经济界的奇迹。这一奇迹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来自联想集团拥有一支十分出色的精英团队。
联想控股集团人事部经理杨彤这样说:“我们联想经常要求管理者和员工做到的一点——时刻归零。也就是说:在联想,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永远不要把过去当回事,永远要从现在开始,进行全面超越!”
这样的总结很值得借鉴。“归零”,也是空杯的另一种表述,严格意义上说,它是空杯的“极致”表现,是让自己最完全、最彻底的空杯。而“时刻归零”则告诉我们,“归零”不是一次或几次,而应该成为一种常态,是延续不断、时刻要做的事情。的确,回顾联想的发展,就会发现他们的确在“时刻归零”方面做得非常的出色,超越了许多人。
曾经听说过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的“归零”经历。
杨元庆在进入联想后,由于工作出色,很受当时董事长柳传志器重,不少人已经隐隐看出来,他已经被柳传志作为接班人在培养。面对工作上的成绩和领导人的支持,杨元庆谈不上很骄傲,但难免有些自以为是,当自己的看法和别人不一致时,不太懂得让步,结果与其他一些领导之间矛盾加剧,而他自己却没有察觉到。
于是有一次,柳传志在大庭广众之下狠狠批评了他一顿。这在杨元庆的工作经历中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他很受不了,当晚回家后就准备写辞职信。但最初的冲动过后,他冷静下来,认真的反思了自己,最后他终于想通了,觉得柳传志对自己的批评是对的,这不仅是为公司负责,也是为自己负责。于是,他撕掉了辞职信,而是改写了一封检讨书。
从辞职信到检讨书,这是一次十分彻底的“归零”。
通过这次“归零”,杨元庆开始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终成为了联想的董事长。不仅要能干,还要敢于“归零”,杨元庆的成长经历,正是“彻底空杯迎来超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时刻归零”是一流人才的成长之道,更是联想、海尔、松下这些一流团队的成长之道。不要害怕松手,松开的手比紧握的手拥有更多!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加快,如果不虚心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即使你原来的专业知识很扎实,也一样会被社会的进步和潮流所淘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当我们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每当实现了一个近期目标以后,绝不应自满,而应迎接新的成功,要把原来的成功当做新的成功的起点,时刻拥有一种“归零”的心态,才能永远有新的目标,才能攀登新的高峰,才能获得成功者的无穷不尽的乐趣。
愿我们每一位优秀的员工都怀有“空杯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优秀的团队,营造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