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艺术,就象绿叶需要阳光。
谁说艺术只是艺术家们的专利?享受艺术没有外行,只要你有一颗易感的心,就能得到艺术的滋养。
去欣赏音乐吧!何必一定要分得清是G大调的悲伤,还是F小调的悠扬?钢琴曲确实不错,吉他曲则别有一番洒脱,小提琴让你想化蝶飞舞,萨克斯伴随人思家的愁肠。酷暑天听一听箫或者埙可以降温清热,寒冬里自然少不了鼓呀,从那里能提早听到春的音讯。更多的时候,人们欣赏的音乐往往是流行歌曲,好听又好唱,雨天逛街,小店里放着周杰伦的碟,一曲《青花瓷》能不让人满心的柔软么?下班的归途中,电台DJ用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感动着白领精英们的车窗。如果有时间又有心情的时候,在电视上听一听各种传统戏曲也很不错,京剧、越剧自不待言,京腔大鼓或者苏州评弹也很好听,韵味十足,之所以要在电视上欣赏,那是因为电视上往往会有唱词的字幕,一般人要看着字幕了解演员们咿咿呀呀在唱什么,才能听出味道来。
去看一部电影吧!在百度上搜一下百年经典电影的名录,然后一部一部慢慢看来。纯粹的动作片、感官效果大片往往不会进入“百年经典”的清单,所以不一定要有多么好的音响设备和宽大屏幕,16英寸的家用电脑足矣。《当幸福来敲门》的父子情深与困境励志总能令人潸然泪下;《美丽人生》中同样讲叙了另一个感人至深的父子故事,讲的是同样的情,看到的是不同样的呵护;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吗?那里面饱含着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坚韧的理性的光芒;《谍影重重》已经拍了三部,每一部都非常精彩,是好莱坞现代商业片的巅峰之作;《彗星撞地球》虽然是科幻片,但是谁又敢说那样的“天杀”之劫过去从没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在我们这颗唯一赖以生存的星球上发生呢?《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精彩的二战片,美国的二战片我看过太多太多,以前更多是喜欢里面的孤胆英雄,现在更多看到的是西方社会对战争的反思,真正好的战争片,让人看了以后憎恶战争,《现代启示录》、《野战排》是讲越战的,都是很好的战争片。讲电影虽然绕不开美国,但网上偶尔也能看到其他国家的精彩电影,《更好的世界》是丹麦的,作品里对于暴力与反暴力、抗争与宽容等人类所经常要面临的艰难抉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展示,很值得一看。另外,伊朗的儿童电影也很不错,那里面的孩子眼睛清澈得象一汪清泉,让你根本想不起那个国家里还有沙漠。
玩玩书画怎么样?除开会议记录,你还在用笔吗?笔,那个曾经被广大干部与学生们郑重其事挂在左胸上衣口袋里的东西,现在被人一盒一盒地买来,来不及在手心里摩挲出感情就已经丢掉了。毛笔更是早已成为古董,却偏又被望子成龙的父母硬塞到孩子的手中。若论书法,当然唯有毛笔字才是正宗,可惜根本毫无尺寸之用,如果你恰好儿时练习过,绝不要在人前再提起那段蹉跎岁月,最好是白天追名逐利归来,于夜深人静之际,恭楷一小段《金刚经》,好比老舍先生《断魂枪》里的那个老镖师,孤芳自赏一番,然后气定神闲,做个好梦去也。如果没有练习过书法,更不要一时冲动再去浪费大好时光,美食家何必一定要会炒菜呢,懂得欣赏就是最好的享受!去买几本字帖,王羲之的典雅清俊、颜真卿的古朴厚重、米芾的沉着痛快、董其昌的潇洒飘逸,一时都可尽收眼底,比看腻了的电脑宋体四号字不知要养眼多少倍。虽说书、画同源,但绘画比起书法来,绝对是当今的一门“显学”,也更适合被欣赏。如果你看不懂梵高的《向日葵》,也分不清随处可见的国画山水的高下,那不妨干脆去看孩子们的画,我就收藏了大量的儿子的画,那些“作品”大多信手涂鸦,构图简洁、线条流畅、色彩斑斓,绝对地率真与写意,很有味道。
看一台晚会或者综艺节目也是不错的选择。这可真要感谢CCTV了,中央三台常有一些档次比较高的文艺节目,毕姥爷的“星光大道”就可以一看,最近还有一个“巅峰音乐汇”也挺不错。文艺晚会我也很喜欢,看看台上的俊男靓女舞影婆娑,让人觉得整个世界都很美丽。以前还很喜欢相声小品,现在已经看不下去了,长沙的歌厅文化很发达,偶尔去看一次,档次也不低,至少那里的笑料比电视上多。
阅读也许是最便利的艺术享受了。手机阅读让你可以随时随地读书,当然,前提是你的手机电板够用。不过,太便利的东西反而往往容易被遗忘,正如储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在阅读越来越便利的同时,坚持阅读的习惯也越来越因为缺少而显可贵,以至于联合国都要设立“世界阅读日”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读书。然而事情并不因此而稍有改变,人们的书柜里总有大量从买回来就没有读过的书,网上可以免费阅读并且想读的书更是永远也读不完。读书最有趣的,是可以用来反刍,想一想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书?是儿时的课本,课本里的很多古诗词当时囫囵吞枣背下来,现在常常会一闪电,从脑海中突然冒出来。冒得最多的居然是《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相信有很多人仍然可以一直往下背,之所以会记忆深刻,可能主要是因为其朗朗上口。还有一些唐诗,几乎一首诗就是一幅意境优美的画,也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遇到特定的情境,很自然地就在心中默读起来,而这时候的读,已不再是儿时的有口无心,而是真的受到诗的感染,跨越时空地与那些写景抒情的诗人有了共鸣,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上的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