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行召开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零违规、防差错、从我做起”活动的视频会议,指出目前全行差错集中在业务凭证的缺失方面,缺少凭证或附件已成全行稽核工作的“顽症”,天心行为加强会计凭证管理也下发专文并制订了具体的奖罚措施。强化凭证管理,实现凭证“零缺失”已成全行共识。要打好这场会计凭证缺失攻坚战,达到会计凭证“零缺失”,实现全行“零违规、无差错”活动目标。必须找到病因 ,并对症下猛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首先,找病因。究其原因:一是员工工作责任心、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对丢失凭证所带来的风险认识不足。二是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未坚持一笔一清,给客户签名确认的凭证未能及时收回。三是柜员未严格执行日终逐笔勾对流水规定,或是勾对流水流于形式。四是业务主管稽核凭证不到位,未将柜员业务凭证与其帐务性流水结合起来进行逐笔认真勾对,以致未能及时在柜台发现问题并解决凭证缺失问题。
其次,“对症下药”。找到了病因,该下猛药根治了。一是要提高员工认识,强化柜员风险意识。通过晨会、学习、培训等方式组织柜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切实提高柜员的工作责任心、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柜员认识到会计凭证缺失不是一件小事,有着巨大的潜在风险,从而认真对待工作中凭证交客户未收回问题;严格按章办理各项业务,进一步规范前台业务操作流程,要求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坚持一笔一清,对需要交客户签字确认的凭证及时收回,把好“事中关”即把好会计凭证缺失的第一道关;严格要求柜员执行日终流水逐笔勾对制度,勾对不得流于形式,以便第一时间发现差错,及时联系客户,拒绝潜在风险的发生,把好会计凭证缺失的第二道关。
二是要组织柜员加强业务方面的学习。提高柜员在办理业务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能力,把好会计凭证缺失的第三道关。就防凭证缺失方面来说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会计凭证:单位开销户资料,单位变更及印鉴卡更换资料,冲正业务(冲正和被冲正凭证),印鉴卡、个人存款证明表外付出凭证,有共用印鉴卡的帐户开销户时的资料(主要为保函开销户),对公直接转往个人业务(如现金支票转帐支取是否有储户手工填制的存款单),异地委托收款(收款人开户行、付款人开户行)凭证的处理,同城委托收款(主要是收款人开户行在受理转帐支票委托收款和实际收款时)凭证的处理,汇兑业务核压待判别和已判别落地当天退回应手工填制3140科目借贷方凭证,个人转帐支取通过清交递出转存他行的转帐凭条后是否有特种转帐贷方凭证做附件,通兑存取款是否有业务收费凭证做附件,储蓄开户申请书、挂失申请书、单独办理储蓄卡是否有客户身份证明复印件,办理储蓄卡是否有龙卡储蓄卡申请书,个人通知存款支取时需手工填制利息清单等。
三是业务主管必须强化工作责任心,和会计主管一道,严把事后稽核关,要将柜员业务凭证与其帐务性流水结合起来进行逐笔认真勾对,尤其对以上提到的需关注的会计事项要重点稽核,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让凭证缺失问题在前台稽核关得到解决,把好会计凭证缺失的第四道关。
四是严格考核关,根据省行和天心支行文件要求,建立一把手负责、委派会计主管具体落实的相关奖罚考核措施,把好会计凭证缺失的最后一道关。只有制度到位、执行到位,对柜员严格按考核制度进行考核,该罚款的罚款、该积分的积分,该奖励的奖励,充分调动柜员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工作责任心,才能有效减少凭证缺失现象,最终实现会计凭证“零缺失”目标。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凭证缺失的严重性。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事项、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缺失不仅可能给建行带来资金上、信誉上的潜在风险和损失,也有可能因查无实据而给自己带来说不清道不明的麻烦和风险,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败笔。“滴水成河、积沙成塔”。业务精一点,用心细一点,操作规范一点。在日常工作中多学业务并养成按章操作的良好工作习惯,让各种行为规范成为一种自然,一步一脚印,规规矩矩办好每一笔业务,才能有效防止凭证缺失,严防差错、风险的发生,让“零缺失、零违规、无差错”成为一种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