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多家银行集群式营销可能导致的后果:对于客户来说,由于有多家银行给予信贷支持,获得信贷资金容易,助长了企业不理智的经营思路,利用银行信贷资金,不按申报用途使用,无序扩张经营规模或盲目投资等。对于银行来说,一是风险意识弱化,受客户“光环”的影响,容易发生调查不细,现场不看,资料真伪审查不严,撰写报告只说好的,审批走过场,贷后管理“摸脑袋”等;二是产生依赖性,一方面银行的生存直接依附于大客户的兴衰,银行命运反被客户主宰,另一方面客户对银行提出过分需求或不合理要求,银行为维持客户不得已降低信贷“门槛”。
好客户固然要积极营销,但不能被其“光环”所迷惑而放松风险防范意识,在贷前、贷中和贷后的调查管理中,一样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按照信贷操作程序操作,坚持原则;对已感受或得知的风险信息一样要高度警惕,认真对待,甚至比一般客户的重视程度要更高,因为其“伪装”不易被发现,导致危害性的后果可能更严重,造成信贷资产的损失会更大。
观点七:上市公司融(筹)资能力强,偿还银行债务能力强
随着市场融(筹)资渠道的多样性,给企业融(筹)资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特别是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更是被企业看好。但能够通过国家证券监管机构的层层审查而能成功上市募集资金的股份公司,无疑是银行眼中要极力营销的“明星”企业,甚至有的银行高管人员说,只要是上市公司“通通抓”。于是就出现了一哄而上,为了争夺客户资源及扩大市场份额,对上市公司或申报上市的公司开展“抢市”营销。银行出现此种现状,一是看中了上市公司或申报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存款;二是认为能够通过证监会的严格审查,说明该公司各项条件符合上市要求,特别是资产现状;三是看中了上市公司背后有政府支持和对其集团客户的连锁营销等。正是被眼前上市公司的“光环”影响,一些银行便很自然地放松了对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投资项目、经营现状、财务管理等的深入调查分析,贷后管理亦是“走马观花”。
然而通过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近几年的信贷实践来看,一些上市公司非但经营业绩差强人意,还出现了投资冒进、做假账、违规炒股、暗箱操作转移或出售资产、逃废银行债务、违规收购或合并(兼并)企业、大股东违规抽调经营资金等不良行为,导致经营出现严重亏损,为掩人而目,人为操纵报表利润、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经营运作资金“拆东墙补西墙”等,到此地步时银行要想回收信贷资金已非常困难,甚至发生收息困难,有时银行为了不发生逾期贷款,不得已对将要到期的贷款给予多次转贷或展期。对于重组改制的上市公司,好的转变可以使银行信贷资产转危为安,如果继续恶化,上市公司可能导致退市的局面,银行信贷资产将面临损失的境地。
上述摘录的模糊观点或认识只是笔者在实际信贷操作中遇到的一部分,仅为信贷风险识别中的一些模糊认识,这些模糊认识不改正或纠正,银行信贷资产就会有风险隐患,因此,客户经理在工作中必须消除模糊认识,要踏踏实实地按照规章制度、《信贷手册》等认真予以操作,不走“捷径”或简化操作程序,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养,提高制度执行力,养成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加强对信贷客户营销和贷后管理的同时,同样要对客户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经营现状、经营管理、企业诚信、发展前景等认真调查分析,不论客户“好与坏”,都严格按程序操作,克服想当然,并不断地从理论和实践中总结、提炼和积累经验,时刻保持高度的信贷风险防范意识,努力培养和挖掘自己对信贷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控及化解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慧眼识风险”,银行信贷资产才能保障安全循环。同时,笔者呼吁建行同仁,风险不仅仅在信贷业务方面,每项业务都存在风险点,只要大家同心协力的共同遵守规章制度、严谨操作、不放松风险监控意识,就一定能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