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试验: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的车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的车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一个星期后,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辆车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后来,心理学家将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结果没隔多久那辆车也不翼而飞了。“破窗理论”者便提出一个观点: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破窗理论”试验的意义在于: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窗户”,否则,久而久之,破碎的窗户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不好的思想、甚至行为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同样适用于银行的内控与风险管理。对违规行为应在第一时间指出,并及时予以纠正,否则,别人会得到错误的暗示和诱导,亦步亦趋地跟着犯错、跟着违规。
柜面业务的违规操作不一定会导致案件发生,但一定会滋生案件发生的土壤,一定会给不法分子提供作案的机会和平台。按章操作是风险控制最基本的规范和要求,出现了违章现象,必须及时纠正,必须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窗户”。就案件风险防控而言,要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培养员工的合规意识和行为。员工是企业经营的主体,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自觉行为直接决定了企业经营的规范性程度。很多事例说明,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之所以未能转化为现实案件,其中的缘由之一就是员工的思想道德是高尚的,员工潜意识中没有想到过要作案,要犯法,这些思想上对犯罪的免疫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制度不健全和执行力不到位的缺憾。所以,强调道德规范,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净化员工的道德情操很有必要。
二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随着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满足客户金融需求的新产品、新业务层出不穷,这些产品相应的规程、制度可能存在缺陷,员工对规程、制度掌握上可能存在不足。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指引下,一些流程可能被非理性地简化,风险可能被强化。另一方面,因为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外部欺诈事件时有发生,一些以多头开户、伪造票据、假印章、恶意挂失、自助渠道诈骗为特征的外部案件也不断警示着我们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对新业务、新产品、新流程、新制度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操作风险的防范能力。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是切实防范案件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三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每个经营管理和操作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点,可以说“风险不处不在”。对于一些规范层面的问题,要通过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尽可能的减少风险、降低风险程度。对于被检查者,有效的监督检查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同时通过检查发现的问题的过程,也是被检查者业务素质和意识提高的过程。现场检查不妨可以理解为“一对一”的现场业务培训。
四是坚持员工岗位交流。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时间长了,总是会有丧失新鲜感的感受,于是可能产生懈怠、麻痹,甚至麻木。对商业银行而言,员工的岗位交流必不可少。岗位交流最好是没有规律可循,采取事先不打招呼的方式。在当今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将八小时内的工作和八小时外的生活完全割裂开,一个团队成员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难免会将一些工作规范的要求弱化,规范会为所谓的友情让道,最终为“有心人”提供了作案机会。在严格执行规范的基础上,提高员工岗位交流的频率,是防范案件的重要手段,也是切断案件发生通道上一道有力的“防火墙”。
五是强化员工行为排查。分析案例可能看出,那些有大额赌博、投资经商、大额炒股、大额购买彩票等行为的人最值得关注,而与上述行为人关系密切同时又很有“仗义”,“江湖义气”很重的人也值得关注。从表象看,那些在工作中经常走神、衣食住行等消费行为与收入明显不匹配、社会活动异常频繁、社会关系复杂、家庭关系异常紧张的人,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人。我们可以通过家庭走访、关系人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排查。对行为异常人,各级行领导要格外关心,加以教育和引导,晓以厉害。应该相信,所有的员工本质都是好的,大家都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同时犯罪的成本又非常大,只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比较复杂,外部的诱惑太多,需要我们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需要建立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经营和生活环境。
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奖励基层行的合理化建议,鼓励匿名举报,尽早地暴露风险隐患。柜面业务案件风险防范不是靠几个人就能完成的,我们应发动广大员工一起来防范。每一个建行员工应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全行动员,众志成城,筑就我行柜面业务风险防范的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