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分行充分利用各种形式,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克己奉公及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教育为重点,突出对员工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取得“零发案”的工作目标。随着“零发案”向“零违规”工作重心的转移,我行按照省行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案防教育,在教育形式上,采取了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反腐败案例录像、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家庭走访等多种方式,通过深入分析案例,力求达到以案释法、提出预防对策,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监督的目的。然而对个别基层行处案防教育执行情况回访中发现还存在着简单化执行、抵触式执行和应付式执行等现象,导致刚性的执行要求被软化、被弱化,削弱了案防教育的效果。如何提高案防教育效果,真正达到“教育一片、治理一方、警戒一面”的效果,本人认为着重抓好五个“统一”。
一是把抓教育与抓落实统一起来,增强执行的主动性。案件防控不是某个层级、某个部门的事情,是全局统筹、全盘动员的事情,是贯穿于各个业务领域和环节、渗透于每个员工思想和工作中的事情。要提高案件防控能力,必须教育先行,思想不明确,案件防控会事倍功半。但只抓教育,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抓执行,最终也解决不好认识问题,提高执行力就失去了内动力。近年来,总行、省行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案防信息通报制度,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内部控制、授信、合规风险监管等方面。但文件下发后,有的传达迟缓,有的选择性传达,甚至有的将文件、规定、规章束之高阁,没有及时传达贯彻到全体员工。由于对案防教育认识不到位,致使案件防控得不到警示作用和有效工作落实,因此,必须把抓教育与抓落实统一起来,增强全员防范案件的执行力。
二是把抓案防教育与抓查漏补缺统一起来,增强执行的有效性。银行规章制度就好比电脑里的操作系统,而内部风险防控则是系统的防火墙,如不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势必遭到病毒的侵害。因此在案防教育后要针对各类风险提示,及时查找自身存在的漏洞,根据实际情况将风险点分解到各个环节、各个岗位,使每个员工知道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必须坚持做的,哪些是应当拒绝做的,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同时要跟踪检查落实情况,不断为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供氧加力,防止松懈。
三是把个案教育与本机构案防工作统一起来,增强落实的针对性。纵观许多案件的发生都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同质同类案件较多,说明我们在举一反三、亡羊补牢方面还不够,没有对案例追根溯源,分析案例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研究为什么同样的流程和业务,执行的结果却截然不同等问题。只有采取“一案一分析,一案一座谈,一案一建议,一案一整改”等有力措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在可能出现风险的业务、环节、岗位,加大防控力度,既要看到具体问题,也要看到一般问题;既要解决个案问题,也要研究系统问题;既要明察当前问题,也要把握趋势性问题,切实增强案件防控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四是把抓案防教育与积分管理统一起来,增强落实的约束性。基层行处是防范案件的主体,要切实履行好防范风险的责任,必须制定更加全面、细致的问责制度,特别是要有严明的惩戒、处罚规定。对案件问责一定要严字当头,严肃、严格、严厉、严查彻处,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情。对落实案防教育和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予以积分管理。
五是把抓案件防控教育同争取外部支持统一起来,增强执行的协调性。在落实案防教育时,要主动争取员工家庭理解、支持与配合,不定期对员工进行家庭访查或电话联系,将监控范围扩大到8小时工作以外时间,形成内外监管合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内外部审计、纪检监察、业务条线部门的职能作用,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做到非现场监督与现场检查、分散检查和联合集中检查的有机结合,并借助信息系统,加强内外审计问题的整改力度,最大限度地堵塞风险漏洞,筑牢防范内控风险的“安全盾牌”。
重视案防教育、提高防范措施落实,是当前提高案件防控工作效果的有效手段,更是银行内控管理的要言所在。要真正杜绝案件与违规的发生,必需要建立健全各层级的案防教育长治机制,强化对案防教育工作的认识,提高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度,加强与有关行处、部门密切联系,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携手开展案防教育工作,坚持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同时加大对违规违纪人员的惩戒力度,使员工不想犯罪、不敢犯罪、不能犯罪,切实提高案防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