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银行业的案件防控出台了不少的措施、制度、方法,员工们能够有章可循,案件发生率不断降低,但同时,案件并没有完全地杜绝。基层行作为业务发展的源头,同样也是案件发生的源头,如何做好案件防控是基层行管理者的重头戏,作为委派会计主管,除担负基层机构会计核算的监督作用,更是案件防控的实施者和执行者,以下是我作为这几年工作的思考和总结。
一、熟悉、掌握制度和了解、关心员工是提高基层机构案件防控能力的关键;制度和操作规程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更新和更改,管理者在及时掌握其要领时传达给前台的员工,必须保证员工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的后果是什么。其次你对员工的思想动态和目前基本状况要大致了解,因为或许员工因一时资金困难、结交了不良朋友而诱使其犯罪,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工作时候员工之间的协作和帮助,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工作之余团队沟通、相互关注和体谅,也是预防案件的途径和手段。
二、纵观基层机构发生案件的原因不过有以下几点;一是员工风险意识薄弱,他们的很多行为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违规的,或则没有意识到其危害性。比方在柜台捡到客户存折、卡、身份证等重要物品,没有及时交业务主管登记、保管,没有及时联系客户领走。二是好心办坏事,在有关资料没有齐全的情况下进行了某些操作,事后对追补资料没有仔细审核,没有根据资料对操作进行再复核;如查询、冻结环节,单证核对等。三是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网点员工挪用现金,还是因为我们员工双人加钞、双人封箱或查库流于形式或根本是没有执行,试想制度要求各责任人查库的频率达到了一月6次甚至更多,如果都能执行到位,就不会出现挪用现金现象。四是员工之间相互信任,对制度漠视,实际上是给自己、给同事创造了发案的机会。如某行员工挪用ATM现金,就是因为员工们出于对同事的信任,长期一个人加钞造成的。五是目前造假现象日益高科技,一些犯罪分子在事前已做好充足准备,员工人工较难判别和预防,因此这只能通过需求,不断改善我们的系统。
三、基层机构管理薄弱环节;人员培训有待加强,现在的新员工,往往新进行就到了网点,没有进行有关基本操作技能和业务相关知识的培训,也没有防范风险的意识,完全是在网点边看边学,不能系统地掌握。因为新员工跟的师傅不一样,教出来的徒弟也不一样,对制度的理解更是一知半解。因此最基本的制度和规章最好是通过一本书、一本小册子,几节课能使新老员工大致了解,或是能随手翻阅。
四、基层机构案防关键风险点;从案件发生的一些部位和人来看,重要物品、重要单证、个人和单位客户开销户、挂失、查询冻结扣划、ATM操作、电子产品签约和使用、身份核查、监控录像的清晰程度和范围、电源、设备质量、系统有关操作设置不受控制等重要环节、重要部位是最大的风险点。其次是人员配备和学习、有关制度的落实、检查,上级行的检查,落实整改等。
五、防范对策和措施;自己掌握有关制度和操作后,使你所带领的员工也能熟悉,至少让有授权权利的业务主管或是接触此项业务的员工熟悉。基层管理者必须定期做好专项、重点、全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苗头。一些网点的柜员丢失重要单证和挪用现金就是在自查中发现并及时堵截的。其次要经常性地组织员工对案件防控进行讨论和学习,对其他行处发生的案件进行分析,哪里出现了问题、怎样预防,我们出现此问题你如何解决。自查和上级行检查出来的问题,坚决予以积分并经济处罚,不能姑息迁就。
2010年,总行出台了一十九条禁令,明确规定了建设银行的员工在工作内外的禁止行为,违反这些禁令的后果。如一张过滤网,强化了员工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的信念,员工们对照这十九条禁令开始了自我检查和员工排查,将双零活动的“关注你我他”真正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