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行业步入了激烈竞争和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一些问题也不断暴露,由于贪念滋生、私欲膨胀、利益驱使等,少数银行职员经不起诱惑、考验,引发出一些案件、事故、违规行为,给银行资产、经营、声誉带来重大不利影响。这些严重违规行为基本上都具备借助职务之便实施违规的特征,从违规人员的心理分析,因其行为受思想和心理所支配,当违规行为只须付出较小的代价,但可能比合规从业带来更大的利益时,违规人员就会选择实施违规行为。从近年查处的严重违规事件来看,少数银行职员之所以漠视银行规章制度、敢于铤而走险违规违纪,错误的思想和不正常的心理就是驱使其堕落的“助推器”,这种思想和心理主要可以概括为如下九种:
一、“蝇头小利”的贪念心理
“贪”是一切违规行为的共有心态,是接受好处、收受贿赂、侵吞公款等利用职务之便实施违规的共同心理,是产生作案想法、实施违规的主要思想基础。存在“蝇头小利”贪念心理的人,可以不择手段,铤而走险,采取各种形式,冒着个人职业生涯风险、甚至是妻离子散的代价,肆意通过职务便利实施违规。如:在经办业务时接受客户交通费、礼金,侵占员工奖励,挪用单位业务费转借他人牟取私利等。
二、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
一些违规人员在实施违规时,自恃智商高聪、手段高明、见多识广,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隐蔽不足为外人道,抱有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而实施违规。这些人既不想丢掉自己现有的岗位、职务、工作和收入,还想获取一些“外来收入”以“丰富生活”,希望兼得“鱼与熊掌”。如: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朋友谋取利益,通过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投资、融资获取利益,违规从事第二职业,通过个人帐户过渡截留客户的财务顾问费,占为己有。
三、难以自控的矛盾心理
这种人虽然有欲望,非常羡慕“大款巨富”和“奢侈豪华”的生活,蠢蠢欲动产生了利用职务便利捞一把的念头,同时又慑于银行规章制度、禁止性规定的纪律威严,没有十足违规违纪的勇气,但最终还是经不起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利益驱动的诱惑,走上了违规违纪之道。首先是试探性的“小打小闹”,在“做贼心虚”的紧张与恐惧之间尝到一些甜头,经过时日违规行为没有被人发现,个人“意志”不断得到磨练和经受住考验,继而产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想法,最后发展到精心设计、不断实施的地步,其违规行为更加诡秘和难以察觉。
四、深感吃亏的补偿心理
由于银行职务等级制度和多效多得分配机制等原因,员工收入拉开了差距,个别工作业绩平平的人员不去思考他人的努力和付出,看到的只是他人的职务晋升和所得报酬,认为单位亏待了自己,于是产生了不平衡的补偿心理,继而实施违规违纪行为。违规违纪行为实施以后,还错误地认为这是对自己工作多年的补偿,自己把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单位,工作了十几年、几十年,没功劳也有苦劳,职务升不了、收入上不去,现在捞一点算是对自己的补偿。
五、贪图享乐的虚荣心理
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同时贫富差距也在增加,加之银行职员的接触面在扩大,银行职员受到社会影响在加深,导致少数职员经受不住现实的考验,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虚荣心理在不断膨胀,在被金钱、人情和关系的包围之下,成为“糖衣炮弹”重点袭击的对象。随着他们思想警惕的逐渐放松,从吃请、请拿到要吃、要拿,由生活娱乐到寻欢作乐,甚至发展到染上黄、赌、毒等恶习,收入入不敷出之时,便收受、索要巨额钱财,一发而不可收拾。
六、“按劳取酬”的交易心理
银行是一个服务性质的特殊行业,由于经营的特殊性、资源的广泛性等,在业务经营过程中需要为他人(单位)提供各方面的服务,以及沟通和协调多方面的关系,一些银行职员便产生了“投桃报李”的交易心理,把银行赋予的服务职能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和有价工具。在“我帮你的忙、你应感谢我”的投桃报李心理作用下,利用职务便利与客户谈条件、论交易,“不见兔子不撒鹰”,实施个人的违规违纪行为,“按劳取酬”成了他们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交易条件。
七、有恃无恐的攀比心理
当今现实,部分地区、行业和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而且整体社会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大多数人能够做到珍惜现在、知足常乐、平衡心态,但少数人却互相攀比、欲望膨胀、心态失衡,这些人由于不能正确地处理和看待“致富”与“腐败”的关系,产生了一种“缩小差距、快速致富”的强烈心理需要,加上自身资源广泛、职权便利等条件,一旦遇到适当的客观条件和利益诱因,便不惜践踏银行制度和纪律、甚至是法规、法纪,有恃无恐地实施个人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八、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
这种人一是崇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拜金主义哲学,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只要能捞到好处获取利益,不讲纪律原则、荣誉尊严、道德良心,甚至可冒“人生自由风险”;二是身陷危机,明知自己已经失足却不知“回头是岸”,便产生了“捞一把就翻身,逮住了算倒霉”的赌徒心理,在这种赌徒心理的作用下胆大妄为、顶风作案,屡屡把罪恶之手直接伸向国家、集体和客户财产,结果赌注越下越大、越赌越输,飞蛾扑火,自毁前程。
九、捞了就跑的投机心理
具有这种投机心理的人一般深知为人处世、投机取巧、见风使舵之道,对上级领导投其所好,对下级和同事一团和气,绝大多数人平时不会对其注意和提防,而且其事前深思熟虑、精心计划、准备后路,只要捞上一把或捞到预期目标,就随时另谋出路,捞了就跑的投机心理强烈。在客观条件成熟,或者比较隐蔽的情况下,他们便一面应付个人的工作,一面从事自己的“事业”,一旦有风吹草动,这种人就堂而皇之地提前向单位递交辞呈或调动申请,以规避纪律的惩处。
为了预防、控制、惩治违规违纪行为,保障建设银行业务的有序快速发展,总行、省分行等各级机构高度重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开展了一系列案防合规工作的教育、预防、控制、惩治活动,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廉洁自律六项要求》、《中国建设银行领导人员廉洁合规从业八项要求》、《中国建设银行工作人员轻微违规行为积分管理办法》、《中国建设银行工作人员违规失职行为处理办法》、《中国建设银行员工从业禁止若干规定》等,同时,当前严峻的案防形势时刻警示着我们,作为银行职务人员要结合实际工作,认真分析职务便利的违规心理,时刻做到自觉自律、警钟长鸣,携手共拒职务便利的违规违纪行为,保护建行来自不易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