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结构性调整的攻坚时期。支持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既是我国银行业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机遇与挑战。坚持风险控制和金融创新并举,即强调质量效益又注重社会责任是我们银行业一向坚持的原则,在“十二五”时期,我国银行业面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背景,应全面实施战略转型,坚持差异化、集约化之路,服务于并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发展将呈现从“快”向“好”、从“国强”向“民富”、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等一系列转型。从增长模式的调整来看,随着消费与内需的启动,消费理念的逐渐变化,中国将进入消费型社会,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与信用卡业务将因此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何实现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的满足,实现差异化经营,保持核心竞争优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出台后,原来的贷款品种在受托支付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助业贷款的受托支付不能直接支付到建行外系统的对公账号,需客户签订受托支付协议,自行在规定的时间将信贷资金转账到建行外对公帐户,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尽快将消费贷款品种进行更新,既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又能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达到合规的快速发展是当务之急。
其次,银行业应加强经营要素的有效利用,在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方面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资产质量,如为提升我行个贷业务质量效率和整体运营水平,继续加强个贷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以“全员营销,资格经办,权威把关”的模式,实现个贷业务的“均衡生产”和“流水线式作业”,在保证流程化处理及符合不相容岗位设置要求的前提下,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再者,我国商业银行需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统筹多种综合经营方式。长期以来利差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来源。银行业要实现顺利转型,首要在于收益结构的调整,由利息收入为主导转变为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并重,这就要求银行业进一步丰富中间业务收入来源。如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可充分挖掘市场潜在需求,研究市场消费心理,提高电子银行、房贷保险与传统业务的结合,创造出具有较强稳定性的盈利模式,不仅能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也能降低银行的风险,在借款人出现意外事件时,可以降贷款出现不良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而重中之重的就是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大各类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根据各类人才成长特点和能力构成,制定、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培育具有诚实守信、规范稳健、虚怀若谷,善于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型人才。在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同时保持稳健的工作态度,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并不断创新进取,开发出各种新的金融产品,丰富金融市场,不断适应金融市场的各种变化。